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山阴道士如相见——恽南田《群鹅》册页

时间:2014-02-24 11:34来源:未知 作者:蒋欧悦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恽南田《山水花鸟图册》,其中有一帧为《鹅群》。画面上淡墨勾画出两近两远四只鹅,绘画中经典的二分法又在此画中出现。

 

  

     唐代骆宾王的《咏鹅》,是一首孩童从启蒙时代就熟知的诗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听着孩子们摇头晃脑、劲头十足地背诵这首诗的时候,又有谁人想过,鹅这种优雅的动物是怎样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的?

  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一双玉鹅,其丰腴的身躯,可以向大家证明,至少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被驯化的鹅。而在同一时期出土的甲骨中,确也出现了“鹅”字。之后,鹅便作为一种高档的肉食,为人们所喜爱。让鹅具有文人内涵,必定要归功于书圣王羲之了,他与鹅的故事见载于《晋书·王羲之传》。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恽南田《山水花鸟图册》,其中有一帧为《鹅群》。画面上淡墨勾画出两近两远四只鹅,绘画中经典的二分法又在此画中出现,三对对比组将画面的多样性照顾得很好:近处两鹅背向观者,而远处两鹅则正向观者游来;近处为墨鹅,远处为白鹅;近处两鹅一收一驰,远处两鹅亦是如此。在鹅群的四周,恽南田用淡雅的色彩勾绘出芦苇水荡,清新的用色,明快的构图,体现出常州画派特有的恬淡韵味。

  画面左侧有恽南田自题:“鹅群。临石田本。”石田即沈周,吴门画派的开山鼻祖,沈周有一轴《荔枝白鹅图》藏于广东博物馆,画中一只白鹅立于荔枝树下,画面为没骨浅设色,白鹅用浓淡分明的模块和笨拙的线条绘出,一双红色鹅掌分外鲜明。画面随性而诗意,强调文人气,恽南田所见沈周鹅图已无从考证,唯从《荔枝白鹅图》看出,确有石田韵耳!

  恽南田本人并未言及画意,倒是乾隆皇帝的御题诗为大师的作品增添了几分画外意。诗句写道:“新水平沙嫩草青,鹅群分队伴兰亭。山阴道士甫相赠,应是书完道德经。”诗中着意点出王羲之写经换鹅的故事,为这平凡的鹅群增添了些许文人气息。(文/蒋欧悦 )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