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回流频率加快,书画市场喜忧参半
![]()
海外回流频率加快,书画市场喜忧参半
![]()
海外回流频率加快,书画市场喜忧参半
在3月8日法国波尔多的一场拍卖会上,两卷《康熙南巡图卷》残卷以189万欧元成交,据拍卖行介绍,买家是一位亚洲人士通过电话竞拍。而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位买家应该是一位中国资深藏家。从今年已经公布的海外拍卖市场的情况来看,回流书画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来源也出现了新的趋势。 “非典型”藏家成“宠儿” 综观中国书画的回流历程,最早都是拍卖行从著名的书画收藏家中征集并回流,像新加坡“香雪庄”主人陈之初、英国水松石山房主人Hugh Moss等名家珍藏,都曾在中国书画拍卖市场上叱咤风云,他们的书画收藏都曾经是买家关注的焦点。但是从这两年的情况来看,书画藏家越来越趋向于“非典型”。 据悉,出售两卷《康熙南巡图卷》残卷并不是圈内一位熟知的藏家,而从拍卖此次画卷的机构—阿兰·布里斯卡迪厄(Alain Briscadieu)拍卖行,也并不是业内一家知名的拍卖行,只是因为去年曾经拍卖过另外一卷《康熙南巡图卷》残卷而被市场所了解,而买下那段残卷的也是中国藏家,当时的成交价达到了336万欧元。 从今年香港的拍卖情况来看,许多大型拍卖行也将视角关注到一些“非典型”的藏家身上。香港苏富比春拍露面的徐悲鸿的《松》,就是来自于一位当年在华的外交官,这幅《松》的绘画表现形式是非常少见的,如果不是曾经在1968年英国驻京代办处举行的《近现代中国书画展》展出过的话,几乎很少人能够将其视为徐悲鸿画的。而这位藏家的另外一幅作品也出现在香港苏富比的春拍中,这幅作品上的标签显示出藏家是在1958年文物商店的标签,显示当年的购买价格是450元人民币,这在当年应该也算是一笔非常贵的费用了。在今年保利香港的拍卖会上,有一幅青绿山水《长空栈道》为大千赠与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且描写华山的奇险之作,这从名家上款中,也让投资者对于作品更加关注,这幅作品应该也是从何应钦的后人之处流散出来。 从书画市场上的著名藏家,到现在“非典型”藏家受到机构的追捧,一方面显示出目前拍卖机构在征集拍品时候的新思路,另外一方面,也显示出目前拍卖行在征集拍品的时候,已经是越来越难。随着目前国内市场对于海外回流书画的需求越来越大,拍品的征集也越来越难,许多拍卖机构不得不拓展新的渠道。 海外回流成“香饽饽” 从21世纪初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书画市场的升温,内外书画价格发生逆转,商家发现国外价格低于国内市场,因此,大量书画乃至篆刻作品开始从国外尤其是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场回流。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