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广信的70幅字画估价35亿元,其中,以2.668亿元成交的徐悲鸿作品《九州无事乐耕耘》也为其藏品。
近日,一篇名为《新疆首富500亿字画是泡沫,实际只值几千万》的文章在网络流传,该文认为,新疆广汇集团(以下简称“广汇集团”)董事长孙广信将其收藏的500幅书画价格评估为500亿元,其书画估价是基于艺术庞氏骗局模式。对此文,广汇集团即刻做出回应称,文章内容未采访当事人,纯属编造臆测。广汇集团决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并已启动相关司法程序,追究上述个人和单位的法律责任。实际上,这一事件起因于2013年孙广信以70幅字画作价35亿元注入广汇集团充当资产,这是事件引发争议的关键。透过这一纷争不难看出,中国艺术品市场缺乏具有公信力的评估机构与平台,因此,时有出现欺骗性鉴定和估价丑闻,而评估鉴定体系的缺失,也导致艺术品投资与金融结合的道路走不远。 评估鉴定体系建设缘何进展缓慢? 中国引入西方艺术品拍卖经营方式已有20余年,但并没有引入与之配套的评估鉴定体系,而是沿用传统的鉴定估价方式,这一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当前市场需求。一方面,艺术品交易规模迅速增量,艺术金融化业务逐渐展开;另一方面,传统鉴定家的相继离世,没有适应市场的估价鉴定模式,艺术品市场的评估鉴定系统面临发展瓶颈。投机者利用评估鉴定系统不完善牟取暴利,接连发生多起具有一定影响的伪专家鉴定和欺骗性估价丑闻,艺术品市场的诚信受到社会质疑,成为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宁强将这种现象表述为“西式拍卖”与“中式估价”的矛盾,在他看来,传统的估价方式已不适应当代大规模、金融化的艺术品交易方式,需要建立一套现代化的评估鉴定体系。完善的评估鉴定体系有利于推动艺术品市场资产化、金融化的发展,使艺术品既具有财富之名,还有资产之实,能有效拓宽艺术品行业的融资渠道。 建立中国艺术品评估鉴定体系已成为业内共识,然而,实际上,这一工作的进展异常缓慢。在欧洲艺术和古董展览会(以下简称“TEFAF”)中国区代表徐晓玲看来,主要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首先,每个鉴定专家只是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和见解,现在大众普遍对专家过度依赖和崇拜,容易导致腐败;再者,艺术品市场混乱和不透明的现状,让人们难以甄别真假专家;第三,市场缺乏对知识产权的尊重,研究单位对发布研究成果非常谨慎;最后,艺术品评估鉴定是一门庞大精细的学术体系,中国艺术品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客观上也增加了难度。 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执行院长孔达达表示,艺术品的价格评估有赖于一个完善且真实反映市场水平的销售价格数据库,现存的很多艺术品价格评估都是以拍卖数据为基准,从理论上讲,拍卖市场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的特征,似乎可以真实地反映市场现状和价格水平。但由于中国拍卖行业发展尚不完善,尤其是在艺术基金盛行的几年,拍卖成交价格存在较大水分,而近几年中国拍卖行平均不到50%的完全清算率(完全结算的拍品比例),反映出由拍卖行直接公布的拍卖成交信息较大地偏离了市场的实际水平。“因此,中国艺术品的价格评估不能简单地参照拍卖行公布的成交价数据,机械性对比形成评估价格,而需要形成一个完善的价值评估基准,更好地理解艺术品的价值本质,结合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因素,从而还原艺术市场的本来面目。”他说。 TEFAF和AAA的鉴定评估模式 在发布《TEFAF 2014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聚焦中美两国》中文版时,孔达达分析了TEFAF鉴定体系的构成机制,他强调,机构鉴定是保证艺术品评估鉴定公平性的前提,而摒弃个人利益是鉴定评估体系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