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墨决定未来 回思以往的海派,从吴昌硕、任伯年的开创,到以后的刘海粟、林风眠、朱屺瞻、关良和程十发等,皆具有海派融会中西的鲜明创新特征。当年老海派声震遐迩,风行于天下,就连齐白石、徐悲鸿和潘天寿等,亦曾深受影响。而今,被称为新海派的上海画家,画风融会中西的创新特征也不能说没有,但在全国的处境和影响,却已大不如往昔,这无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也代表了其中可能会有更大的机会。 然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新海派最大的问题在于画家的中庸状态,在应变策略上可进可退,可攻可守,虽然是左右逢源、相当灵活。但如若搞不好,也可能是既不现代又不传统,变为不中不西、亦中亦西。 中国画要讲笔墨,线条的好坏决定了画的高度,没有了笔墨这个核心,再漂亮的画也只是昙花一现。因而对于藏家来说,并不是画得越像这个画就越值钱。在富有现代性的符号创造更是让其作品显得新颖有趣的同时,充满了传统的意境,这样的作品才值得收藏,并将会有不错的“钱途”。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