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邓尉探梅》为房虎卿所作,画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房虎卿,名毅,号房山,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武进夏溪人。房虎卿解放后长期担任江苏省国画院山水进修班教师,编绘《山水基础画稿》,对历代山水画流派代表作的画法作了较系统的总结和阐述,为培养江苏省中国画创作力量贡献卓越。 《邓尉探梅》一改传统山水竖幅高远的形式,是房虎卿亲自前往苏州郊外的邓尉村香雪海观梅花的写生,可见此画应于清早由高处远眺而写,前部梅花如海般遍布山脚,白色晨雾与粉色梅海浑然一体。 远处山体以披麻与解索相结合的皴法很自然地描绘出江南一带典型的丘陵地貌:山虽不高,却连绵而生、和缓起伏。梅花树也随山势蜿蜒密密丛丛延伸至远处山坳,直至消失在群山之中,初春的香雪海胜景一览无余地呈现于画中。房虎卿以极淡的粉色甚至白粉点梅,又以空白表现雾气,同样用白色,画家巧妙通过质感区分梅与雾,把晨雾缭绕中梅花成林的江南早春描绘得让观者犹如身临其境。画面中偏右一条由山脚通往山顶的小路更使观者有立即前往观梅的遐想。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