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花卉写生始于五代后蜀黄荃、南唐徐熙,明末清初之际,花鸟画的创作多以沈周、陈淳、周之冕等人的遗法为宗,直到恽南田的出现才使得这种风尚有所改变。 恽南田的花鸟画善于用色渲染,点染并用,创造出一种明丽清雅的境界,让人心醉。 在这幅《孤月群鸠图》中,恽南田用诗人般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大自然中祥和安宁的场景:一株虬龙般盘曲错节的松树上栖息着一群大大小小的斑鸠,它们静静地依偎在一起,有的酣然入睡,有的仿佛在窃窃私语。往上,一轮皎洁的圆月挂在空中,映衬着两只斑鸠的倩影;往下,几根纤细的藤条笔直地从树干上垂落下来,四周是隐约可见的松枝,下面枯朽的老干上苔藓斑驳,嶙峋参差。画面上朦胧的月光像洁白的轻纱笼罩着这些生灵,带有几分静谧。 恽南田是创造画面意境的高手,此作就是一例。整幅作品充盈着梦境般的和谐与宁静,斑鸠的造型准确生动,树干树枝用笔挺拔果断,苔点点虱沉稳凝重。尤其独具匠心的是树干顶端栖息着的两只斑鸠,朦朦胧胧,若隐若现,不仅给观者以无限遐思,同时也使空间更加开阔,为作品增添了一种深邃与空灵的韵味。画上题诗一首:“良夜松花覆翠阴,西山孤月照深深。春寒鸟影惊栖起,为有钟声唤隔林。”营造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画相融的意境。此作为纸本,淡着色,纵135厘米,横53厘米,有“南田寿平题”五字款,钤“恽寿平印”、“正叔”二印。现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 恽南田的花鸟画,对北宋徐崇嗣一派的没骨画法做了大胆而又系统的延续和革新,具有明丽细腻、清朗秀润的特色。他传承了“徐家传吾法”,又十分注重写生,经常“灌花南田,玩乐苔草”,对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做详尽细致的观察,这对于他的创作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恽南田的花鸟画作品,用笔虽然工稳细腻,但因其蓄笔、逸笔兼用,故显灵活生动,自然洒脱。他崇尚宋代文人画那种“不在工,而在逸”的创作思想,追求“脱尽纵横习气,淡然天真”的艺术境界,又独创出一种“点花粉笔带脂,点后复以染笔足之”的新用笔方法,用这种方法施色显得颜色更加厚重,避免了艳丽色彩流于轻浮的弊病。(文/张泽江 (责任编辑:D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