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竹石图》,是后人标的画题,其实画中主要是丛林坡石,一小丛竹叶在边缘树下,只是不起眼的一点点。 此画的图式,是由苏东坡首启,而由赵子昂、倪云林逐步丰富的枯木竹石小景画。东坡名下,今传有《古木怪石图》等,子昂有《秀石疏林图》、《古木竹石图》《窠木竹石图》等,云林则有《筠石古槎图》、《丛篁古木图》《梧竹秀石图》《苔痕树影图》等等。它们画面内容虽很近似,情怀所寄却各自不同:子昂所作,中正平和;云林则多峭冷高洁。只在画面组合与笔墨挥洒中那点微妙区别,就风格分殊,个性呈露。到了南田笔下,又变得清柔温润,另显一种情致了。 不过此图作于南田三十一岁的早年,尚未到他清润风格纵逸自在的极致,所以树木枝叶,显得用笔稍冗。唯画石用笔,已见离披零乱的个性化表现,与石谷画石,规范有余而灵气较逊的状态,大相径庭。 画跋题近画幅之半。恽自题: 离笔墨无画,离天机无笔墨。当其兴至展颖,心忘于手,手忘于心,心腕相忘,神趣冥会。未臻斯境,莫得其解,取示赏音,聊共怡悦。癸卯三月,东园寿平画。 石谷长题: 昔欧阳永叔作《丰乐亭记》,以“刻露清秀”四字写景。子瞻谓“想见其妙,莫可名状”。盖观书者贵求神于字句之外,与观画者在喻意于笔墨之先,无异道也。吾友正叔,少负奇才,诗名满江左,复心师古人,五日一山,十日一水,随笔写胸中逸气,而一种幽深淡远之趣,直堪与倪黄伯仲,近世画史所不能梦见也。虞山王翚题 可见南田早年,即以“天机”、“神趣”为追求目标,而不斤斤于模山范水。石谷为南田题画,远不若南田为他题得既多又好。此画长跋,肯定了南田之画“写胸中逸气”,“幽深淡远”,可比肩倪、黄,已是难得的、信息量丰富的一跋了。石谷尽管号称集大成,个人趣味还是偏向王蒙的繁密路子,而南田起步即偏爱倪、黄之疏简。石谷此题,可谓准确预言了南田后来的成就。 (南田山水欣赏之二)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