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常州市盛宣怀研究会第三次会员大会胜利召开,市领导徐伟南出席会议。 成立于1997年6月18日的盛宣怀研究会,始终把文史学术研讨活动摆上重要位置,拓宽工作思路,发挥资源优势,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学术研讨活动。作为在市政协长期关心指导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学术团体,盛宣怀研究会应自觉传承、践行政协的文化与使命,发挥学会属性优势,深挖地域人文资源,搭建起一个联络感情、对话交流、共谋发展的平台。自成立以来,协会积极承担挖掘资源、宣传常州、打造常州名牌的研究任务,会员力量不断壮大、学习培训得到加强。协会先后组织参加了二十余次各级各类学术研究、理论探讨、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学习交流和宣传常州的效果。举办“盛宣怀与中国红十字事业”学术研讨会。几年来出版了盛宣怀研究论著,包括《二十世纪盛宣怀研究》、《盛宣怀评传》、《盛宣怀与中国近代化》,研究成果至今学界尚在引用。举办或参加国内各类学术活动,2000年,在溧阳天目湖宾馆主办“盛宣怀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来自澳大利亚、香港、天津、上海、贵州、江苏等地40余名学者参加。 根据常州市委、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需要,研究会在努力多出研究成果的同时,始终把宣传普及工作和文史学术研讨活动摆上重要位置,拓宽工作思路,发挥资源优势,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学术研讨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研究、理论探讨、学术交流活动。加大学术交流力度和频率,保持与上海、苏州、安徽萍乡等地研究团队的联系,拓展与广东、北京、海外研究力量的接触,强化与本地高校院系研究合作,建设壮大专家库。继承发扬优势,立足学术研究,用研究成果说话,做强学术品牌;梳理盛宣怀相关的历史文化遗产,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加大保护利用工作力度,让研究对象更为丰富、研究领域更为广阔、研究事业更为长久。 围绕“城市名片、城市资源、城市精神”,将重点放在对盛宣怀和盛宣怀研究的普及宣传上,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制作影视文艺作品与网络视频,丰富研究活动形式,放大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把盛宣怀和盛宣怀研究的名声打出来,扩大盛宣怀研究影响力。 为进一步壮大研究会的学术研究队伍,聘请有影响的盛氏后裔担任研究会顾问。有效发挥上海交通大学常州校友会、西安交通大学常州校友会、天津大学常州校友会三大校友会力量,(三所学校前身均为常州人盛宣怀创办)加强与民俗学会、企业家协会、市场营销协会、餐饮协会、青果巷研究院等单位合作,进行学术研究 。文/常盛 又讯;会上,我会主席包立本当选为常州市盛宣怀研究会理事。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