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收藏文化 >

喜得锡剧《十五贯》戏单

时间:2012-10-22 09:14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陈伟堂
戏单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缩影,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其本身可以称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如加以收藏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丽华与朝阳新村之间有条小商品街,每天我骑自行车回家总喜欢到路边的旧书摊逛逛。一次,我看到摊主有一堆纸质品,里面有上世纪80年代的荣誉证书、风景明信片、戏单等,这大概是一位故去的有文化老者的遗物,这张《十五贯》戏单赫然出现在我眼前,我眼前顿时一亮,细看是锡剧《十五贯》,于是以5元钱买了下来,喜冲冲地回到家里。

      我少时住在人民公园东边的打索巷,那时人民公园周边有许多戏院和电影院。戏院有红星、常州剧院,电影院有和平、大光明影院,小河沿菜场东有大东书场,南大街黄家弄(清代画家黄山寿故居在此)西口有大观园书场。可是我因家贫,很少光顾戏院看戏,那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看到有钱人手持戏单进剧场看戏,戏单已成为有文化、有身份人的象征,我却始终没能拥有一张戏单,虽然当时每份戏单仅需5分钱。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锡剧《十五贯》介绍的是发生在明朝常州府的一桩奇案,戏单有四页。第一页是八场锡剧《十五贯》剧名,并注明是“根据同名昆剧移植”,江苏省金坛县锡剧团演出。第二页是演出前言。第三页介绍演出场次,介绍第一至第八场场名和演员表。第四页是剧情简介。戏单的纸质粗糙,远不及现在的铜版纸光亮,但质朴无华,言简意赅,没有现在广告的浮躁与功利。戏单带有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特色。

      《十五贯》是出好戏,早在“文革”前的画报上,我就看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经理曾观看过昆剧《十五贯》。《十五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批评了政府机关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歌颂了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1956年4月,毛主席曾在8天内两次观看了原浙江省昆剧团演出的这个戏,两次高兴地鼓掌,并指出:“这个戏全国都要看……《十五贯》这个好戏,全国剧种有条件的都要演《十五贯》。”周总理对《十五贯》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指出这个戏“有着丰富的人民性,相当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历史剧同样可以很好地起现实的教育作用”并指出《十五贯》这个戏为进一步贯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树立了榜样,称“一出戏抢救了一个剧种”。昆剧创于明朝,今天已接近失传,成为戏剧活化石。

      《十五贯》演绎了一桩奇案,险些酿成草菅两条人命的冤案。无锡知县过于固执不经调查研究草率断案,又经常州府和都察院的复审,都没有得到昭雪,奉命监斩的苏州知府况钟对案情作了仔细研究,认为此案确有冤情,最终苏熊冤案得到平反。

      戏单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缩影,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其本身可以称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如加以收藏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文/陈伟堂)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