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留青竹刻,又称平雕,是用竹子表面一层青皮雕刻图案,把图案之外的青皮铲去,露出竹肌。作为一种素色的民间工艺品,利用竹子淡青淡黄的自然色泽,加上艺人的精工细刻,不但使画面层次丰富,而且底面也光润如玉,十分精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市雕刻家白士风、徐素白将留青竹刻与文人画家的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全国仅有的“二实”“三虚”两大流派。 白氏留青竹刻博物馆坐落在勤业路17号,紧挨孙燕云的乱针绣博物馆,与常州梳篦博物馆相连,形成一条展示、生产“常州三宝”的传统手工艺文化街区。 尽管起步较晚,该馆还在申请资质,但目前已经免费开放。全馆约400平方米,收有200余件藏品。一楼为留青竹刻历史、作品的展示;二楼是白雪飞(白士风之女)的工作室。 馆内藏品以不同时期白氏流派的作品为主,如白士风的《松鹰》、《雄鹰展翅》,白雪飞的《鸟语花香》、《秋光潋滟》等。 白雪飞告诉记者,全馆正准备重新装修。她说,“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想在这儿展示一些徐派的作品。” “只要他们愿意学、耐得住寂寞,我一律免费教。”年过半百的白雪飞掷地有声地说。 (文/ 张琛) 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副处长唐星良独白 近年,我市民众收藏热情很高,但很多人对博物馆的认识有误区,认为一定要有价值连城的古董才能开博物馆。其实,只要自成体系,有特色,都可以成为一个博物馆。像乱针绣、留青竹刻这样的非遗项目,既能代表我市地方区域的文化特点,又具有观赏性、学习性、真实性,这是今后我市民间博物馆发展的方向。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