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沉木弥勒佛雕
近日,四川彭州超千万元“天价乌木”事件引起网友热议。乌木,又称碳化木、阴沉木,素有“东方神木”之称,再次吸引了众人眼球。随即,网上有报道称“阴沉木两年涨3倍”。阴沉木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用途?它曾经如此不起眼,而现在真的有如此大的市场前景吗? 难觅阴沉木 阴沉木系古时沉于水土之中的木材。远古时期,原始森林中的大片名贵木材,受地震、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侵袭,成为被深埋于江河、湖泊、海底的枯木残根。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枯木残根在水底泥沙中浸泡和磨压,改变了原来的物理性能:木质内在的脂肪、糖类等都在水中溶解得干干净净,清除了蛀虫、细菌的生存空间。有的被水底的泥沙腐蚀得丝丝缕缕,强化了材质的肌理美感;有的则变得刚劲挺拔,显示出峥嵘之姿,形成了古朴凝重、铜打铁铸般的效果。 阴沉木质地坚硬,不腐不蛀,其色彩因年代不同、炭化程度不同而各不相同,其色泽也千差万别,有棕色、灰色、紫色、黑色,也有外红内黑或是黑皮黄心的。时间长的阴沉木,则明显“炭化”,显现出煤样的黑色,诡谲而神妙。 据专家分析,几经艰辛搜救、发掘来的阴沉木,多是巨型杉木,也有杂木和紫檀等名贵树种,形态各异。阴沉木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产物,对于研究当时历史时期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对当时植物物种的鉴定都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在古代,阴沉木是常被用来做艺术品的材料,也是棺材、家具、建筑的材料,古代一等棺材的材料就是用乌木做的。现发现最老的乌木是川南出土的1.2万年的乌木。 根据科研机构的检测,阴沉木曾深藏于地下达3000年至1.2万年之久,有的甚至达数万年之久;更令人称道的是它不变形、分量重、密度高、不会被虫蛀,有的阴沉木堪称树中之精、木中之魂,故世人将阴沉木视为避邪、纳福、镇宅的宝物,有“纵有黄金满箱,不如乌木一方”之说。阴沉木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材质较好之阴沉木颇难寻觅。 使用要慎重 阴沉木并不单指杉木一种,而是久埋于地下未腐朽、可以为器的多种木材的集合名称。这些木材的共同特点为耐潮、耐虫、耐腐并具香味,油性重。其种类繁多,主要有柏木、杉木、楠木、木周木、野荔枝木、苦梓、绿楠、铁力等。阴沉木在各地均有不同的名称,东北松花江流域称之为“浪木”、“沉江木”,四川称之为“乌木”(主要阴沉木颜色一般呈深色)。 阴沉木种类繁杂、良莠不齐、颜色斑驳、成大器者寡,用其制作雕刻及根艺品者多,拼补、粘接制成仿旧家具的也不少,但与紫檀木家具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历史上阴沉木一般用于棺材或小器物的制作,极少用于家具的制作。阴气过重在今天仍为大忌。 “其实,当前所有的木材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阴木,一种是阳木。比如阴沉木就是属于阴木。阴沉木就是阴木的重要代表,它一般用于寺庙、宫殿、祠堂等阳气较盛的建筑上。因为阴木散发出来的气场跟人的气场是相悖的,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对人不好。在家里要少用阴沉木的东西。” 中国古典家具技师培训导师邬涛如是告诉记者。 阴沉木除按树种分类外,还按形成的原因分类,有的是泥石流、水土流失将木材埋在地底下,另一种是地震造成树木掩埋,还有一种是埋于地下数年之棺木。由于以上原因,阴沉木颜色一般趋深且色差明显。因长期深埋,含水丰富,木材加工时或者运到干燥的北方之后极易开裂、变形、翘曲,但干燥后加工表面十分润泽光亮,手感好。 由于阴沉木自身的特点,一些厂家对阴沉木进行化学染色处理,使其达到理想的色泽而丧失其本身的特色,对人及环境有明显的污染。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