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获悉,“常州吟诵”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秦德祥因病于昨天凌晨去世。 秦德祥生于1939年,曾在市一中担任音乐教师。1987年,他偶然读到赵元任一篇关于吟诵的文章,唤起了对童年的回忆,从此将常州吟诵作为研究方向。20多年里,从搜集、挖掘、整理,到全面普查和保护,秦德祥对吟诵倾注了大量心血,整理出版多部著作,并于201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去年,秦德祥从28年来采录的32位传人的600余例录音录像(包括赵元任、周有光、屠岸等的原声原像吟诵)中遴选出305例,汇集成《常州吟诵三百例》一书,以文字、乐谱和碟片等方式,全面而真实地展现“常州吟诵”原貌;包含秦德祥44首(篇)古典诗词文吟诵与5篇吟诵论文的《古韵今调——吟诵作品集》,则以文字、简谱及作者自吟的形式展现他对常州吟诵的研究。 “近几年来,他几乎是全心全意扑在吟诵上面。”秦德祥之子秦天戟介绍,只要能起床,秦德祥都要坚持打开电脑整理资料,白天、晚上连着停不下来,有时晚上忙到一两点才睡,“中秋节的时候,还叫我陪着到天宁寺档案馆去查看、收集资料;前两天人都爬不起来了,还想着要到文化馆去,说是要和他们道个别。” “每个周六,秦老师都坚持来我们文化馆的常州吟诵研习班上课,一上就是半天。”市文化馆馆长沈红球介绍,今年,根据文化部的部署,我市对吴雅童和秦德祥两位先生开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忆工程,通过视频采集、录音、拍照、文字记录等方式全面记录传承人“绝技”,深入传承人工作生活,挖掘非遗文化渊源。遗憾的是,吴雅童先生已于今年4月13日去世,现在秦德祥先生也仙逝了。 稍能弥补遗憾的是,对秦德祥先生的视频采集等工作已基本完成,其吟诵也能通过影像资料传承下去。同时,秦德祥也为常州吟诵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爱好者,为常州吟诵的传承注入了新的力量。 另据了解,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还有4位,分别是佛教音乐(天宁寺梵呗唱诵)——松纯;常州留青竹刻——徐秉方;金坛刻纸——杨兆群;常州梳篦——金松群。此外,“常州吟诵”还有1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羊汉。(文 / 陈荣春 李燕良) (责任编辑:D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