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常州市锡剧保护传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制定过程和主要内容。 条例采用“小快灵”的立法方式,共二十八条,通过明确各方职责、加强资源保护、强化人才培养,促进传承传播和创新,构建锡剧保护传承的制度体系。条例提出,将每年的6月7日确定为“锡剧日”,要求各相关单位积极开展锡剧保护传承相关活动。 条例是常州市取得立法权以来第一个协同立法项目,常州与无锡两市人大常委会共同开展,目前两市已同步完成立法。两市在法规的框架结构、主要制度等方面保持一致,并都在条文中明确了开展锡剧保护传承区域合作,协同举办锡剧艺术展演、剧目创作、人才培养等内容,从而为锡剧的协同保护传承打下了制度基础。 在立法基础上,常锡两市围绕锡剧保护传承协同工作已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依法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市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协调和解决锡剧保护传承中的重大问题,共建锡剧资源数据库,推动人才信息、演出资源、研究成果等共享,并制定了统一的保护标准与衔接政策,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协同立法后,两地将在人才培养与艺术传承方面开展合作,联手创排具有影响力的精品剧目,共同开拓演出市场,推动锡剧艺术融合创新发展,同时联合开展资源普查与整理,协同加强理论研究,共同打造 “锡剧”区域文化品牌,协同举办重大节庆活动,形成“1+1>2”的合力,为锡剧注入新活力,同时为全国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的文化遗产区域协同保护提供借鉴。 条例将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 (责任编辑:D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