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动态 > 民生民事 >

常州・西安非遗大师技艺交流展正式启幕

时间:2025-11-12 11:33来源:市政府网 作者:常州日报
11月11日下午,西安西影厂内人头攒动,“匠心传城 艺连常安”——常州·西安非遗大师技艺交流展正式启幕。

八百里秦川文武胜地,三千年运河温婉江南。当常州的梳篦、留青竹刻与西安的秦腔、皮影同台亮相,江南灵秀与西北雄浑碰撞出夺目光彩。11月11日下午,西安西影厂内人头攒动,“匠心传城 艺连常安”——常州·西安非遗大师技艺交流展正式启幕。这场跨越长江与黄河的文化对话,以丰富的内容、精湛的技艺与创新的形式,让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非遗精粹绽放魅力,成为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缩影。

展览将延续至15日,西安市民游客可以免费近距离感受南北技艺与文化的对望。

五天、三大板块打造非遗之美

常州,以“百工之乡”的匠心独运,将水韵灵秀凝于指尖技艺;西安,凭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底蕴,让历史文脉融入秦砖汉瓦。一南一北两座城,烟雨水墨邂逅雄浑苍茫,一场跨越千年、千里的非遗对话,在丝路起点与运河枢纽之间徐徐铺展。

本次活动由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承办,紧扣交流互鉴核心,汇聚常州、西安两地24项世界级、国家级等非遗项目,以“大师对话+沉浸体验+展示展销”三大板块打造全方位非遗创新体验空间。现场同步开展非遗技艺演示、文化论坛等配套活动,让观众在5天时间里全方位领略非遗的多元魅力。

走进展馆,观众便可欣赏到国家级非遗项目常州吟诵、锡剧、小热昏的展演,温婉细腻的吴侬软语将传统平仄音律之美展露无遗。进入正厅,热闹景象扑面而来:24项非遗荟萃一堂,声、色、味、形并茂,市井烟火与艺术精巧相得益彰。顺时针逛上一圈,沉浸式展陈让两地特色文化深度交融: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叠韵”的金坛刻纸与巧夺天工的西安蛋雕和秦派内画面对面;西安大漆技艺侧,国家级非遗项目常州梳篦以“百齿玲珑理云鬓”抒发着江南意蕴;西安汪氏皮影与一旁的常州龙泉印泥同样镌刻着历史印记;“雪沁丹溶”的马明仁膏药的药香,裹挟着金坛封缸酒的醇厚酒香;常州大麻糕、萝卜干和芝麻糖围绕着西安古陶复制技艺,细细讲述着食与器的故事;还有“薄如蝉翼处见乾坤”的留青竹刻、“三分卖糖七分说唱”的叶莉莉梨膏糖与小热昏、“针尖上的油画”国家级非遗乱针绣、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常州烙画……龙城非遗之粹沿长江溯黄河,与西安瑰宝相遇,带给观众别开生面的文史互鉴与文化交融。

“原本只是陪孩子来,没想到这么有意思,一边看一边买,一边听一边学,大人和孩子都有收获。”西安市民李女士正带着8岁女儿体验金坛雕版印刷,她笑着说,“孩子第一次接触就有省级非遗传承人指导,真的太有意义了。”

5位国大师领衔展示技艺之精

借助非遗展示常州文化底蕴、传递城市魅力,是此次活动的重要目的,30位常州非遗传承人携手赴会,其中包括杨兆群、叶莉莉、萧剑波、孙燕云、白坚仁等5位国家级传承人,居亦琴、徐文静、10多位省市级传承人,刷新了常州非遗外出交流的大师规模纪录。

金坛刻纸展位前,《三兔飞天藻井》《淹城古运河》等刻纸作品令观者连连惊叹,一位西安非遗爱好者一边举起手机拍照记录,一边感慨江南技艺之细腻精致。杨兆群说:“现在每次参展都有年轻人咨询学习,今天就有3位大学生加了微信,想利用假期来常州学习,这就是交流展的意义,让非遗走出去,把传承人引进来。”留青竹刻展位前,白坚仁手持刻刀在竹片上细细雕琢。手腕轻转间,刀刃游走如飞,薄如蝉翼的竹皮上逐渐显露出山水轮廓。“既能装裱成画挂在墙上,也能做成书签、笔筒用在日常,只要找对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老手艺就能有新活力。”这番话引得观众频频点头。象牙浅刻展位透着文雅气息,萧剑波说:“象牙浅刻对刀法的要求极高,既要保留书法韵味,又要体现雕刻质感。如今,我们尝试用树脂等环保材料替代象牙,降低学习门槛,还开发了生肖、节气等主题的浅刻吊坠,让这门技艺从‘收藏馆’走进‘首饰盒’。”乱针绣展位,丝线以不规则针法交织,打破了传统刺绣“齐针”模式,用色彩的层次表现立体感。孙燕云拿起一幅绣有青果巷的小样介绍:“非遗技法的创新空间很大,这次特意设计融合常州地标元素的作品带来西安,就是想让两地文化通过针线‘缝’在一起。”这些技艺镌刻着千年文脉的东方智慧和中式浪漫,大师们的现场演绎与真诚分享,更让这份浪漫有了可触可感的温度。

200余个项目、百万订单凸显传承之新

非遗从不是博物馆里的“老物件”,而是能走进日常生活的“新宝藏”。本次“匠心传城 艺连常安”交流展,不仅给了南北技艺对话的舞台,更搭建起常州非遗“展示—体验—销售—合作”的一站式平台,让活态传承与产业化发展成果在西安落地生根,成为两地传承人及观众热议的焦点。

展会现场正是常州非遗产业化的生动缩影:省级传承人邢粮大师带来的文创梳篦线上月销售额数百万元,改良版常州大麻糕、玉蝶萝卜干等非遗美食刚上架就吸引很多观众排队选购,常州乱针绣“常宝”文创衍生品订单不断……展会如此叫好又叫座,源于常州非遗坚实的发展底色。目前,常州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项目1个、国家级项目14个、省级项目92个、市级以上项目226个,整体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十大非遗门类基本全覆盖;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人、省级以上59人,以及市、县区级传承人数百位。近年来,常州持续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产业深度融合,全市每年组织非遗参展百余场次,非遗项目中超60%已实现生产性保护。

此次西安交流展,既让常州非遗的产业化成果接受市场检验,更通过跨区域交流为后续发展注入新动能,真正让非遗“活”在当下、“火”向未来。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