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灰陶朱绘牛俑(一对) 高20cm 牛俑体中空,本器捏制成形,然后内部掏空,外面刀削而成。表面有打磨痕迹,刀削痕明显,身躯壮实。战国陶俑数量非常稀少,风格造型亦与汉代陶俑不同。此俑手捏成形,刀工犀利,风格粗放拙朴,形象生动。
![]()
商印纹硬陶四鋬壶 高16cm 口径12cm 此壶撇口,束颈,溜肩,鼓腹,近底外撇,浅圈足。肩上对称塑有四个扁形耳系,腹部印有云雷纹。此壶从烧成温度到工艺制作,均已达到商代应有的水平。风格上,仿青铜礼器造型和装饰占据较大比重。
![]()
春秋原始青瓷双系大罐 高29cm 口径23cm 此罐直口,丰肩,鼓腹,平底,肩部对称塑有一对绳纹耳系,肩部近口沿处刻画一周水纹,肩部至底印有方格圆圈纹,整器由泥条盘筑法而成。
本版图片选自《书陶押韵》,余乃刚藏品 在陶瓷收藏中,人们向来把重点放在明清彩瓷,对于高古陶瓷往往则认为“看不懂”、“买不起”,多年致力于古陶瓷收藏与研究的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余乃刚却认为,收藏高古,我们和故宫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不仅能获得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享受,而且从器物收藏角度来看,性价比也很高。 余乃刚是个丰富而有趣的人,书法家、民俗专家、古陶瓷鉴赏家、注册执业药师、甚至经营着一家酒楼——表面看来,这些身份风马牛不相及,余乃刚却在此之间领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之深深吸引,并获得修身正行的快乐。 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几乎都在北方,我们广东地区藏家收藏陶瓷最好是从曾于这里出口的明清外销瓷或者当代名家瓷开始,余乃刚涉足陶瓷收藏,其实最初也是这样。 他最初是与好友郑志海一起入手景德镇当代一些名家的瓷器,后来觉得这些东西今天你买一件,明天人家就造一件,这样意思不大,于是就将目光转向了古陶瓷。 先是玩清末民初的瓷器,后来又去山东、西安、北京等地文物局、文物总店、古陶瓷学会等举办的文物鉴定培训班专门学习陶瓷鉴定,对北方窑口的古陶瓷渐渐有所认识,慢慢拓宽了自己的收藏范围。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