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摸清古代典籍家底:揭秘全国古籍普查(2)

时间:2014-01-16 09:19来源:未知 作者:DY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记得,自己上世纪80年代还在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学习时,不同的学界前辈给出的答案就相差整整一倍。有的先生估计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记得,自己上世纪80年代还在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学习时,不同的学界前辈给出的答案就相差整整一倍。“有的先生估计留存在世的中华古籍有七八万种,也有先生说是十五六万种。”张志清说,那时候,老一辈学者常常提到摸清存世的中华典籍家底是他们的心愿,也常常寄语他这一代学人,说要是他们能把古籍存世的情况弄清楚,就完成了一个历史任务。
 
  古籍第一次迎来人们“检阅”是在“文革”后期,当时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要摸清善本家底。善本,是古籍中在学术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各方面俱优的珍品,这次普查的重点自然集中在清乾隆以前,尤其是明代以前的古籍。历经20年,对古籍的第一次“检阅”得来一套《中国古籍善本总目》,收录781家收藏单位约6万种善本。不过,由于缺少扫描和照相设备,当时清点的善本古籍并未留下书影。登记查点时遇有古籍基本信息的疑问时,也缺少条件做专家集体会诊。
 
  直到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成为我国政府首次颁布的关于古籍保护的文件,由此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一次更加全面的古籍普查登记。这一次,凡是1912年之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的,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都纳入普查范围。
 
  寻典
 
  500名普查员挑战地大物博“熟练工一天只能查五六种”
 
  “请问,哪一行是书名?”普查一开始,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把人难住了。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南方一家县级图书馆的普查员,他介绍,在县级图书馆里,很少有学习历史、古汉语或文献学等古籍相关专业的馆员,普查古籍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2007年的统计,在古籍普查开始之初,全国各级图书馆中的专职古籍保护人员不足100人,有古籍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不足500人。而他们要面对的是当时所知的890多家收藏有古籍的单位。
 
  一把尺子、一部相机、一台扫描仪和几本工具书,这就是古籍普查所需要的工具。工具倒不多,可要真的查清楚,又不那么简单。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最初制定的普查表格长达16页,共50多项,细看这些项目,古籍的开本尺寸、版式、行款、钤印、装帧形式,每一篇序和跋的核心信息,以及哪一页有破损,破损是酸化还是虫蛀,又破损到了什么程度,均要一一记录在案。此普查表可以详细呈现出一册古籍的文物属性、艺术属性和文献属性。可这么多专业的普查项目让很多缺少专业人才的图书馆束手无策,各级古籍保护中心只得手把手培训人才。
 
  “就算是熟练工,一般一天也只能普查登记五六种古籍。”北京古籍保护中心一位普查员介绍,其中最令新老普查员头疼的就是判定 “版本”。原来,中国古籍有个特点,通常没有现在图书的版权页。本来,古代刻印典籍一般会在卷首有“牌记”,会记录刻印的时间等基本信息,但在流传过程中有的遗失了,有的则是被书商故意拿掉,模糊图书的年代信息以谋利,让后世之人难以为古籍断代。要想断得清楚古籍的年代,不仅要有深厚的古文功底,能通读古籍的序和跋,从中找到有用的年代和人物信息,还得熟悉历史上各个年代典籍的通行尺寸、行款和装帧风格,甚至对各年代的纸张特点、用墨特点都非常熟悉,才不会张冠李戴,而这绝非一日之功。曾有一家基层图书馆,由于普查员实在断不出古籍的年代,就干脆统一“判定”为宋刻本,令人啼笑皆非。直到2012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普查表格简化为6项必填和7项选填,降低了所填信息的难度,才使古籍普查得以全面展开。
 
  中国国土面积之大使得古籍分布异常广泛,其在偏远地区的分布之多也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仅靠全国不足500位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人才,把这些偏远地区的古籍一一找到看上一眼,并非易事。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