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展现的是安纳托利亚历史上重大的转折时期。在塞尔柱突厥的统治下,安纳托利亚的本土文化中又融入中亚和东亚元素,尤其是伊斯兰文化,从此步入了突厥化、伊斯兰化的进程。在这部分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之一是土耳其及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青铜烛台,烛台上饰有金银镶嵌图案。烛台的表面刻有圆形图案、娱乐场景和音乐家。
第三部分则呈现了奥斯曼帝国宫廷艺术,包括象征权力和反映宫廷及后宫生活的器物与用具。作为东西方文化中权力和政权象征的宝座、缠头巾上佩挂的宝石和用羽毛装饰的头饰物等都象征着奥斯曼帝国的辉煌与繁荣。古兰经、礼拜毯等宗教物品反映了其宗教信仰。展品中也可明显看出,奥斯曼帝国的集权制造就了全国统一的艺术风格。
与中国有关的展品也是一大看点。中国瓷器曾经风靡奥斯曼帝国皇室,豪门贵族争相搜购,视为珍宝。如今,托普卡帕老皇宫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瓷器就有1万多件,年代涵盖元、明、清3朝。有意思的是,中国瓷器进入奥斯曼帝国后,以多种金属进行了修补,碗、花瓶等瓷器的功能也发生了改变,转变成适合奥斯曼人生活习惯的香炉、糖罐和水瓶等。
展品中,一件明代青花壶,加上了尖锥形银盖,雕刻了植物状和几何图案的纹饰,用螺母安装在壶口。另一件明代的青瓷盘,则镶嵌了两排叶状金线和红宝石,成了以苏丹为首的奥斯曼王朝喜爱的珠宝盘。在奥斯曼艺术极为辉煌的时期,将珍贵珠宝布置在中国瓷器上,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