猖獗原因 文物贩子雇人偷盗 南方农村报记者调查发现,导致当地农村文物盗窃猖獗的原因,一是村民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当地治安监管薄弱;二是近年来文物炒卖引起的价格飚升,刺激文物盗贼铤而走险。 2月19日,天堂村委会主任邓甲亮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天堂村现有18个村民小组,共2900多人,村里大多数人姓邓,10年前,全村大约有将近20个祠堂,大多数是历史超过100年的古建筑,但近年来,随着部分祠堂被偷被毁,现在只剩下8个了。 "我们村历史比较久,村里文物也比较多。"邓甲亮说,村里祠堂等被偷的问题很早就出现了,但一直没有得到村民和当地政府的足够重视,近几年,偷盗现象愈演愈烈。 虽然被偷盗者多次"光顾",但在天堂村一些现存祠堂,很多精致古朴的雕像、牌匾还是保存完好,令记者大开眼界。在该村大溪、新田等村小组,记者在几处古墓看到,墓碑上显示的时间有清同治、咸丰等年号,也有明万历、嘉靖等年号。 天堂村多位村民告诉记者,对于这些"文物",他们从小就知道,没觉得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甚至"几年前刚开始有人来偷的时候,我们还觉得奇怪,不知道他们要这些东西干什么"。邓甲亮认为,村民保护意识的淡薄,是当地文物屡屡被偷的原因之一。此外,这些祠堂、古墓等都离村民聚居的地方比较远,平时很少有人看管,再加上近年来村里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小孩,也导致难以及时发现偷盗现象。 事实上,近年来不断升温的文物收藏热,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需求,是导致农村文物盗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这几年收藏古董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文物贩子就想到农村'淘宝'."坪石镇的知情人士邓先生透漏,前两年镇上还有公开收农村古董的门店,甚至还有文物贩子以开旧家具店为名,从事古董盗窃,后来因为公安局的打击,这些交易转入地下。 2012年9月,两个小偷到天堂村马王殿偷古董时被抓获。两人供认,他们是以每天400元的酬劳受雇于当地一个文物贩子到村里"搞"古董。 "这些偷文物的都有一个利益链条,有人踩点,有人负责偷盗,有人负责销售。"邓先生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一般来说,负责踩点和偷盗的人是受雇的本地人,像天堂村这种历史比较久、曾经比较富裕的村庄,则是他们偷盗的重点。 保护不力 文物盗窃破案率低 面对农村文物保护的不利形势,为加强保护,乐昌市利用从2007年开始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机,花了近5年时间,对全市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一次清查,并记录在册,加大了保护力度。 2月20日,乐昌市博物馆长邓贱生介绍,在这次普查中,乐昌市共登录293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祠堂、古村落、古遗址、古墓等,普查行政村覆盖率为100%. "对农村文物影响比较大的,一是自然灾害,二是开发建设,三是文物流失。"邓贱生说,比如在2006年"7·15"特大洪灾中,乐昌市就有多个文物点被毁,而近年来因为农业开发、农民新村建设、工业建设等原因,陆续有20多个文物点消失。 邓贱生介绍,这次文物普查,目的就是对一些有价值的文物进行确认登记,并由上级政府、行政村、村民共同保护,避免因为自然灾害和人为原因造成破坏。 "不过,目前上级政府投入有限,保护工作主要还是靠镇和村在做。"邓贱生说。 位于庆云镇永乐村的户昌山村民小组,在2012年5月被广东省住建厅、文化厅确定为第三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成为乐昌市古村落文物保护的一个"标杆"。然而,2月20日,这个古村落的多位村民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村也多次发生文物被盗现象。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