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歙 砚

时间:2015-08-03 10:25来源:未知 作者:许佳
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

 

      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凡数十种。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

  歙砚的制作材料被称为歙石或歙砚石,一般需要5亿-10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下溪涧为最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歙砚为历代文人所称道,南唐后主李煜曾称赞“歙砚甲天下”。对于歙砚的各种石品(金星、眉纹、罗纹、涮丝等),在诸如唐询、米芾、高似孙、苏易简、唐积等所著砚谱和苏轼、黄庭坚等的诗文中都有记载。

  这方砚台呈长方形,长16.3厘米,宽10.5厘米,高1.5厘米。砚台上有眉纹数条,有使用痕迹和少许磕碰。砚台原配有砚盒一个,为一块黄花梨原木所制,底部有四个圆足,内施大漆。

  据藏家介绍,他曾请知名专家蔡国声鉴定,认为此砚为歙砚奇品——庙前青。在歙砚的石品中,最为名贵和稀缺的就是庙前青。这类歙砚通体青碧,宛如绿玉,呵气生水,温润细腻。相传歙砚庙前青是因为发现于龙尾山古庙前的庙前坑而得名。清代官绅徐毅《歙砚辑考》中称:庙前坑在罗纹山(龙尾山)古庙前,石如紫玉色,间以金星,宋景祐时取石数块,即迷失其处,至今失传云云。

  在悠久的砚史上,歙砚庙前青有一个逐渐被发现和认知的过程,人们对其的探索迄今还没有终结。揭开庙前青神秘迷人的面纱,是砚者的追求。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