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广东人引领近现代雕塑风气之先(2)

时间:2013-12-23 10:13来源:未知 作者:DY
雕塑留学生的人数虽然不算多,但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却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和作用。 由于这些雕塑留学生的回国,使得中国现代雕塑教育有了重要
 
  雕塑留学生的人数虽然不算多,但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却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和作用。
 
  由于这些雕塑留学生的回国,使得中国现代雕塑教育有了重要的变革。他们或创办雕塑系科,开展雕塑专业教学,或成为雕塑教员,直接投入雕塑教育事业,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雕塑民间工艺作坊式的“师徒相传”,让那种经验式、不系统的教育方式有了彻底的改变,初步建立起了以西方学院雕塑教育为蓝本的中国现代雕塑教育体系。
 
  20世纪30年代前后,到欧美日本学习雕塑的留学生纷纷归国,分别走到在中国普及雕塑教育的讲台上,广东现代雕塑事业从此起步。
 
  黎明介绍说,1922年,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正式成立,1931年到1936年之间,留学回国的陈锡均就应邀担任雕塑系的主任,后来又成为省立师范大学雕塑系的主任。
 
  1936年李金发出任市立美校第五任校长,郑可也在回国之后担任华南师大前身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系室内设计雕塑系的教授,进入雕塑普及的教育。
 
  毕业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国立美术专科学校雕塑科的梁竹亭也于这段时间回国,后任广东省立艺专教授。
 
  这一时期,广东的雕塑创作是以人物肖像为主,之后的1934年,南京政府曾经发起过孙中山先生铜像的公开征集,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雕塑家几乎全部参加,最后五名入围,其中三名是广东籍,他们分别是陈锡君、李金发、梅与天,可见这一时期广东在全国雕塑版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1931年至1932年,李金发辞去杭州国立艺专教职,到广州为伍廷芳塑像,该作品现立于广州越秀公园内,其照片曾登载于《美育》第四期。
 
  这尊雕塑可视为李金发写实风格成熟、技艺已臻高峰的代表。人物表情及精神面貌一如既往地到位而生动,衣纹的处理有着很明显的欧洲传统雕塑的影响,对形体的塑造十分到位,整座雕塑一气呵成,顺畅而生动。
 
  可惜原作在大炼钢铁时期被投入熔炉,现在立着的是后人的仿制品,形体较以前的略微偏小,但完全按照李金发原来的作品制作,基本能反映其艺术内涵。
 
  发现大师
 
  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的写实主义雕塑
 
  提到李金发,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诗人和翻译家。他的诗不仅开创了中国新诗中的象征派,而且也是整个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一个源头,但人们往往不知道,他还是中国现代雕塑的先驱。
 
  1919年11月,出生于广东梅县,时年19岁的李金发和他的同乡林风眠等十几位有志勤工俭学的青年一起,登上一艘英国商船从上海出发去法国,同船者中包括后来成为共产党人的李立三、徐特立、王若飞等。
 
  林风眠选择的专业是绘画,而李金发选择了雕塑艺术。李金发之所以作出这种选择,一是醉心于法国那些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认为这是中国还没有的艺术,很有发展前途;二是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认为文艺是高尚的事业,值得一生努力。
 
  他们先是一起进入位于法国中部的第戎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半年后经校长的介绍,到国立巴黎美术学院的雕刻教授布谢和历史画大家高尔蒙教授名下去深造。
 
  李金发来到巴黎之时,正是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画派风靡法国艺坛的时候。但是巴黎美院的教授们仍坚守传统艺术的阵地,以古典的、写实的技术法来教学生。
 
  由于李金发的勤奋,他在雕塑方面进步相当快。1922年春天,他为同在一起留学的林风眠和刘既漂做了花岗石雕像,送到巴黎春季展览会参展,这是中国人的雕塑作品第一次在法国高档的艺术展览会上展出,引起了相当的轰动。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