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扇面书画:咫尺间的雅趣风流

时间:2013-07-08 12:38来源:未知 作者:黄薇
扇子从来都与文士风雅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士大夫宽衣博带,扇子藏于袍袖之间,是随身携带把玩的雅物。尤其到了明代,藏扇蔚然成风,士人每每收藏百余把。

   扇子从来都与文士风雅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士大夫宽衣博带,扇子藏于袍袖之间,是随身携带把玩的雅物。尤其到了明代,藏扇蔚然成风,士人每每收藏百余把,讲究每日换一柄而不重样;每遇同好,彼此交换欣赏,品评高下,更是雅集的时尚。张大千就曾说:“在文人社会中,扇子并非只是用来纳凉的。你手持一把扇子,字是谁写的,画是谁画的,扇骨是谁刻的,别人从扇子上就能看出你的身份、地位,比现在用名片有效多了。”

  扇子成为文士地位、人格的一种物质投射,而扇面与书画一经结合,便已超越实用性,成为一件艺术品。“万里江山归一握”,扇面对书画家的创作要求颇高,需要布局精准、技法娴熟,一幅盈尺小品往往体现出创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笔墨意趣。在扇面上写书作画,是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

  两宋前团扇是扇画主角

  扇子作为实用工具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以现有的文献来看,最迟在尧舜时已有所谓的“箑”,即扇子的雏形,吊于室中,用绳牵引,摇荡生风。团扇和折扇是中国扇子的主要两大类别。团扇产生时间要早,约在东汉成帝时就已开始使用了。

  团扇以其形状团圆如月而得名,但并非绝对的圆。魏晋南北朝时期,它的形制日益增多,后来发展为椭圆形、长圆形、腰形、海棠形、鸡心形等众多样式。团扇因扇面多使用丝织物面料,也被称为“纨扇”;丝织品价格昂贵,难入寻常百姓家,于是又有“宫扇”之称。宋以前的画扇基本上指的是团扇绘画。

  画扇之风大约从六朝已开始,留下不少文人骚客的趣闻。三国时,曹操曾请主簿杨修画扇。杨修提笔时不小心在扇面掉下一个墨点,于是顺势将其画成一只苍蝇。曹操过来查看,竟认画作真,忙用手拂去“苍蝇”。成语“误点成蝇”的故事由此而来。“六朝四大家之一”的顾恺之,所绘人物一反汉魏古拙之风,意在传神,自谓“以形写神”。《玉函山房辑佚画》记载,顾恺之为人画扇,作嵇康阮籍像,都不点睛便送回。人问其故,他答道:“哪可点睛,点睛便语。”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路遇一位卖六角扇的老妪,一再折价也卖不掉手中存扇,他遂在每把竹扇上题了五个字。老妪埋怨他弄脏扇面,王羲之则宽慰道:你就说这是王右军所写,可价售百钱。果然,老妪手中的扇子很快便被抢购一空,可见文人垂青的魅力。

  扇画艺术的春天,在两宋时迎来。帝王的爱好和群臣的提倡,使其大行其道,宫廷院体为代表的团扇书画,成为宋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初期,宫廷中设立了“翰林图画院”,画院成为全国的绘画中心,云集了各地顶尖高手,重要的绘画创作也都围绕画院进行。宋徽宗赵佶更将“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广招天下画家,画院创作遂日趋繁荣,成为中国历史上宫廷绘画最为辉煌的时期。宋徽宗每每躬亲画扇,作画题诗,他的扇面《枇杷山鸟图》流传至今,显示出极高的才艺水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书继》中记载:“政和间,徽宗每有画扇,则六宫竞皆临仿一样,或至数百本”。一时天下画家名手纷纷投其所好,研习笔墨,经营画扇,蔚然可观。一般文人皆能书而未必能画,宋代文人画家兴起后,使得书画共扇多了起来,最终诗书画印与扇子融为艺术一体。团扇的繁荣之态,直到明代被折扇取而代之。团扇也由最初男女适用,逐渐变为女性皓腕的专属之物。

  明代折扇异军突起

  折扇又称“聚头扇”,或“撒扇”、“折叠扇”。它的来历至今众说纷纭。一说认为出自中国本土,一说是高丽人发明的,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诞生于日本,由高丽传入中国的折扇同样起源于日本。中国的团扇早在奈良时期(710-794年)就传到日本,据考古研究,大约也在这一时期,日本在中国扇的基础之上研制出开合自如、便于携带的折扇,后通过贸易返销回中国。

  折扇在宋代传入中国。据《宋史·日本传》记载,端拱元年(988年)日本僧人来华进贡,礼品中便有“纳桧扇二十枚,蝙蝠扇二枚”,前者指的是用桧木制的折扇,后者则是纸面做的折扇。这是我国文献中最早关于折扇的信息。文学家苏辙还曾写过一首诗《杨主簿日本扇》:“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但执日本扇,风来自无穷”,当然借扇子讨论的是义理问题。到了南宋,折扇的生产与使用已相当普及,临安城(今浙江杭州)还出现了专门制作折扇的店铺。但囿于传统观念的排斥,折扇最初被认为是下贱之物,“仆隶所执,以避尊贵之目”。当时的工艺也不够考究,折扇扇骨少,扇面用纸也比较粗糙,不适宜题字作画,故多为一般市民日常使用,未能登大雅之堂。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