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1960年代出生于上海的艺术家,陆春涛的水墨创新之路,处于新潮美术运动风起云涌的1980年代,此时的“海派艺术”也正处于百年变革之中。
陆春涛的水墨艺术,是在继承海派水墨的生活化写意精神的基础上,在中国古典绘画的诗画意境中融入当代人的激越情感,或是以斑斓的色彩突破文人传统的淡雅安然,以丰富的水墨层次强调材料质感,再或以墨色笔触构成画面的整体效果。所有这些,都是画家在吸收了西方近现代绘画美学精髓之后的一种流变。“中国式”、“当代性”、“国际化”这些看似笼统的标签式词语在用于形容他的绘画语言的时候,都能找到具体的特征。
在陆春涛看来,“海派绘画”在当代,并无统一鲜明的特征,而是真正的“海纳百川”。但“海派画家”由于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往往更加具有阴柔唯美的气质,与北方绘画比较注重宏大主题不同,他们的艺术更关注生活与自我。
作为新一代“海派画家”,陆春涛的水墨画更加注重画面效果,他的水墨画具有画面的整体感。他的创作过程与传统的“意在笔先”不同,水墨图像的形成,往往是画家更加注重绘画过程体验的结果。
他的水墨画面的构图与形成并非在用笔之前就已“成竹在胸”,而是在过程中逐渐形成。这既符合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又符合近现代艺术中的体验美学。这种美学层面上的“中西古今”的融合,充分体现在陆春涛的水墨画面之中。
批评家管郁达在其名为《陆春涛的水墨之变》的文章中如此评价:“在陆春涛看来,水墨的魅力不仅来自画面所传达的意境和品格之美,更让他迷恋的是与笔墨交流时所留下的‘手语’痕迹,而这‘痕迹’正是艺术家情景交融后的心灵写照。”
《荷塘》系列作品赏析
《荷塘》系列是陆春涛的一批新近的题材创作。“荷塘莲花”这一中国经典文化符号,在陆春涛的笔下,被诠释得更具有情感复杂多变的现代气质。在艺术家看来,荷塘既是自己日常生活的雅兴所在,又承载了诗画意境的文人情怀。
陆春涛的荷塘,有着江南氤氲的气息。烟雨之中,水中摇曳的荷花、荷叶,有着自己的品格与心情。画家在这里成为丹青诗人,将自己性情注入于荷花之中。这微风细雨中的水中仙子,成了画家最好的灵魂寄托。
丝雨中荷塘所呈现的朦胧优雅的气质,正适合用水墨的层层晕染来表现。无论是盛开还是枯败,荷总是保持了一丝圣洁和桀骜。在墨色层叠之中,荷的生机隐约毕现。画家用突破传统的大胆用色、用笔和构图,恰当地呈现了“雨荷”的特质,让水墨晕染下的诗情画意有了当代精神。
正如画家自己所说:“雨荷只能用水墨来表现。笔尖划过宣纸,浅浅晕开的色彩仿佛是池水乍起微澜,宣纸吃饱了墨,变得愈加柔软深沉,仿佛真能力透纸背似的。浓淡深浅、层次分明,笔触的每一次变化都加深了画面的张力,同时,也让荷的个性愈加鲜明起来。艺术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差别只在契合与否而已。至于雨荷,最完美的表现方式大概便是水墨一路了。”(文/陈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