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木刻界》创刊号上发表文章,阐述了木刻艺术的生命与大众的关系是必须“联结起来”,木刻的功能是唤醒和提升大众的意识,发挥战斗作用。
1930年代广州成为全国版画最活跃的地区
创作、出版之外,展览活动是现代版画会介入社会极为重要的活动,1935年元旦在北平举行的第一个全国性木刻展览会“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中,现代版画会选送的参展作品就有160幅之多。
纵观由上海发源、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诸社团,当时有杭州成立的“西湖一八艺社”(1929年1月,有陈卓坤、陈铁耕等18人)、“木铃木刻社”(1933年2月,有曹白、力群等人);上海“MK木刻研究会”(1931年,有钟步清、邓启凡、周金海、陈普之、张望等)、“春地美术研究所”(1932年5月,江风、艾青等)、 “野风画会”(1932年8月,有陈卓坤、倪焕之等)、“野穗木刻社” (1933年春,有陈烟桥、陈铁耕、程沃渣、何白涛等);北平的“北平木刻研究会” (1932年9月,骨干有原一八艺社成员王肇民、王占非等)、广州的“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他们的作品无不打上了进步和正义的烙印。
田收评论说:“现代版画会与平津木刻研究会南北呼应,成为推动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就创作木刻作品、出版木刻画册刊物、举办木刻展览数量而言,在1930年代,没有任何一个社团可以与之比肩。而当上海的版画运动因政治环境的改变而进入低潮的时候,现代版画会仍然执著地探索这一艺术形式,并且将其糅合到社会生活中,让版画在社会斗争中成熟,并得到群众的欢迎和支持,使广州一时成了版画艺术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受到全国艺术界的高度重视。”
热爱艺术的你,热衷收藏的你,热议投资的你……对艺术有感觉?来吧,我们欢迎你,加入信息时报副刊部艺术版新开张的读者俱乐部艺缘会,如果申请成功成为我们的会员,之后将有机会参加信息时报艺术版举办的艺术论坛、鉴藏讲座、展览导引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机会与艺术家、收藏家面对面交流。(文/冯钰)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