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记著名书法家杨炳南(2)

时间:2013-11-27 10:00来源:未知 作者:张英
书法界的同仁赞誉其书法不仅基础很深,而且刻意追求个人风貌。个人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多年的磨砺与参悟。熟悉杨炳南的朋友介绍,为了耕好书法这一方
 
  书法界的同仁赞誉其书法“不仅基础很深,而且刻意追求个人风貌”。个人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多年的磨砺与参悟。熟悉杨炳南的朋友介绍,为了耕好书法这一方田地,杨炳南广泛涉猎、乐此不疲,他大量学习与书法关联的东西,增强文学底蕴,如诗词、哲学、美学、音乐等,融会贯通。在书法理念上,他尤为尊崇“自然为本,万物为师”的理念,多年来笔耕不辍,形成了自己严谨、凝重的艺术风貌。他兼修行书、篆书、隶书等多种字体,尤擅草书,其作品给人一种金戈铁马的狂放感,在挥毫走笔中抒发自己激昂的感情。
 
  伉俪情深 老骥伏枥
 
  对待艺术,杨炳南的态度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这让他有了非凡的书法成就。对待生活,杨炳南是重情重义,豁达超脱的,这让他起伏跌宕的人生永远不缺生命的亮色。熟悉杨老的人,无不羡慕地表示杨老是个快乐的老头。他与夫人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爱情成为书画界的美谈。
 
  1994年,杨炳南刚从湖南新闻图片社离休,爱人向四吾遭遇一场车祸,不久后又患上了尿毒症。那时,为了照顾老伴,已在书法界享有盛名的杨炳南几乎推掉了所有社会活动,一心一意服侍在病榻左右,长达12年之久。
 
  杨炳南说:“以前是老伴照顾我,现在该我来偿还了。”杨老30多岁的时候,曾经做过脾脏切除手术。术后的杨炳南身体虚弱。在那段日子里,老伴一直守候在他身边,每天不分昼夜地悉心照顾,整整1个月都没有上床睡过觉。谈起那段日子,杨老激动地说:“那个时候真是多亏了她,否则我也难有今天……”
 
  妻子走后,杨炳南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书法艺术的创作中,但对妻子难舍的深情总会不经意地涌上心头。在《杨炳南墨迹(上下)》的序言里,他写下这样深情的字句:“近年来人生蹉跎,与我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贤妻四吾离我而去,令我很长时间悲不能提笔,然忆起她生前的叮咛和期盼,我渐渐将哀思化为笔歌墨舞,有时完成一幅创作,恍然看见年轻的她一身戎装,灿若春花的笑容,便仿佛有股力量注入,经过近一年的创作,终于可以以此书献给我的贤妻。”
 
  目前,湖南书法界在大家的倡议下,准备成立湖南洞庭书法研究院。杨炳南则在同仁的盛情邀请下担任院长。“大家都知道湖湘文化几千年,灿若星河,但到底体现在哪里呢?书法就是体现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洞庭书法研究院就是要集结和展示湖南书法的精粹。”杨炳南说。本已是轻松自在的他,又不负众望地投入到了书画院的建设中。“好玩嘛,呵呵,大家信任我,我就好好努把力。”还是那一贯的杨氏幽默和举重若轻的气度。
 
  精神矍铄的杨老已年近八旬,但思路清晰,声音铿锵有力,语言幽默风趣。一群人围坐在一起,他诙谐的语言常让席间的气氛格外轻松欢乐。熟悉他的人都赞叹杨老是个好玩的人,更钦佩他还玩出了精神、品质和成就。
 
  看杨老那张喜庆的笑脸,谁也想不到他曾经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经历6次生死考验,回国后又3次死里逃生,杨炳南调侃自己是“九死一生”。愿这位快乐的老人永远健康,玩出更多人生的快乐与味道。(文/张英)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