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代水墨画家的尴尬(2)

时间:2013-11-27 10:03来源:未知 作者:许悦 宋清
实验也是一种精神取向,但不是一种可以教的技术。但现在在中国画的教学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事情,在国画系上课的时候,如果学生有实验精神,一些老
  实验也是一种精神取向,但不是一种可以教的技术。但现在在中国画的教学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事情,在国画系上课的时候,如果学生有实验精神,一些老师马上会说,你不用在国画系上课了,你到实验系去学吧,这样实验就变成了一种排他性的事物。
 
  杨小彦:实验水墨在中国的领军人物是艺术评论家皮道坚和鲁虹。在大部分人的认知当中,是将实现水墨指代抽象水墨的,这一点皮老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这个概念到今天一直都有人争论,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既然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个概念,我们也就没必要去否认它了。在美术史上,除了古典主义,没有哪个概念是经过学者论证出来的。
 
  赵利平:当代水墨有哪些特质?
 
  周湧:首先是实验性,这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这是当代水墨和文人水墨最大的区别。传统水墨玩的是笔墨的趣味,表现的是人的品格和心性;而当代水墨强调的是语言的创造和对社会的关注。
 
  我们希望能够创造一种新的水墨语言,和传统的笔墨套路不一样,这是我们一个很简单的初衷,现在人们也已经慢慢意识到这一点了。
 
  当代水墨的认知度有多高?
 
  赵利平:传统水墨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当代水墨老百姓接受程度有多高?
 
  杨小彦:有些领导有一种习惯性思维,一看到当代水墨、当代艺术的展览就会问:“这样的艺术,老百姓看得懂吗?”这句话我听了几十年了。每次我听的时候,就会想,怎么你就那么有把握认为老百姓看得懂还是看不懂?“老百姓”这三个字不是谁都能代表得了的。以我的观察,目前30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上对当代艺术没有意见;30岁以上的人,越是权威的人意见越大。所以不能用“老百姓看不懂”来概括。我在做一些当代艺术展览的时候观察到,年轻人觉得很好玩,很惊喜,很过瘾,会去找你来解释,但是老年人就很难接受。
 
  周湧:现在“40后”、“50后”、“60后”接受新的艺术样式可能需要经过一番转换。但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本来就身处其中,不需要再刻意去追求什么当代文化。传统艺术年轻人反而要去学。
 
  杨小彦:我很赞同周湧的观点,现在反而要教的是传统艺术,如果没有一个特殊背景,我绝不相信一个年轻人看倪云林的画能够看得神魂颠倒,看董其昌的画能够看出境界,这绝对是要教的。
 
  周湧:以前传统艺术作为大众知识的一部分,做了很多年的教育、宣传,所以老百姓才能看懂齐白石的虾,但是现在的小孩子是看不懂的。所以当代文化一定要成为大众知识的一部分,这个工作做好了,我们才能有一个更加开放的心态,就像我们把传统艺术作为大众知识一样。
 
  传统水墨认为当代水墨没笔墨
 
 
  当代水墨认为传统水墨没创新
 
  赵利平:当代水墨、实验水墨出现之后争议很多,时不时就有文章出来说“要有中国画的底线”,也有人说这只是样式的翻新,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些争议的呢?
 
  周湧:我认为当代水墨就不是中国画。搞当代水墨的人,和他们扯笔墨问题、人格问题是扯不通的,因为他们觉得这个问题不重要。他们实际上是在实验一种新的水墨语言,探讨的是除了文人那一套语言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水墨语言的可能性,这才是当代水墨要做的事情。他们把实验性、创造性放在第一位,注重对社会的关注。
 
  我举个例子,画传统水墨的人躲到深山老林,一辈子不出来,他一样可以画出很好的国画。但是当代水墨画家是不行的,他必须生活在这个时代中。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