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市场和交易而言,水墨作品不过是多种艺术介质的一种,会有多少人仅仅因为水墨就会掏腰包?那些制造市场热点的专家们是在引导市场还是在利用市场?至少,确实很多老板将钱投向了水墨,并试图打造自己的新领地。年中各类水墨作品大展、联展、个展呈现了遍地开花的喜悦场景。不能不说,水墨画界正在被资本打鸡血。
再多的资本注入,再多的展览,再多的声音,始终不能够成为水墨世界真正未来的注解。不为别的,水墨还是那个水墨,艺术还是那个艺术,画画儿还是那个画画儿。市场和历史从来不会因为鼓噪而改变方向和进程。
对于水墨创作的预期和推动传播的预期更大还是市场交易的预期更大?市场交易真的会被这种群体性共谋左右么?长期以来从来不缺少土豪一族被忽悠进入水墨市场,小到购买成批成堆的作品,中到举办各种水墨作品展,大到运作包装群体或流派。
实际上,在中国艺术市场结构中,真正的只有传统水墨符合市场消费型结构,不像当代艺术几乎都被投机投资所笼罩。
期待水墨未来的当代艺术家们,不会不期待市场交易,这种期待而来的交易却与大众艺术消费无关,艺术家所期待的是大藏家大投资大卖家。
当创新的目的附属上功利之后,那这种创新的力量距离死亡与消失已经不远了。创新的价值在于精神,创新的价格在于未来。
是水墨没有未来,还是谋求水墨未来没有未来?
在这个潮流欲起未起之时,答案已经很明确了。只是,每个身在其中的艺术家都有一个不灭的“水墨中国梦”而已。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