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儒就是这样一个全才,此件画作中的对题诗,读起来蛮有滋味。
如“疏篱矮屋带谿沙,门外梅开一树花,花渗雪中分不出,扫来自煮小春茶”,简单的词句,却把梅胜白雪的姿态描绘了出来。看呐,花落于雪中,竟再也分不出了,只能一同扫了来煮小春茶,倒是另一番雅趣!
画到梅花不让人
孩儿巷高野侯藏品亮相
老杭州对“梅王阁”这一地名儿不会陌生。位于永丰巷13号,建于1930年,北与孩儿巷毗连,是一幢典型的民国建筑,也是杭州市级文保点。
1930年前后,高野侯收了王冕的《墨梅图》,便在自家花园中造了一座“梅王阁”,爱梅、赏梅、收藏梅画,这爱梅如命之人自称“画到梅花不让人”。
枝干横斜,淡粉雅致,这一幅纵98.8厘米、横33厘米的《近代高时显梅花图》虽不及大家手笔,但也算清雅。人如其画,梅的大气、傲骨也渗透到了高野侯一家的处世之道中。
1984年,高野侯的后人,慷慨地将前人留下的数以千件的书画、金石、碑版拓片、印章和陶瓷等文物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此次展出的梅花画作之中,80%来自高野侯的收藏。像这样无私分享和传播遗产文化的精神,何尝不蕴藏梅之高洁?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