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清明上河图》画面背后隐藏的危机

时间:2014-02-14 09:26来源:未知 作者:余 辉
全国各地博物馆作为最主要的收藏机构,汇集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最为完备的收藏序列和典藏精品。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张择端画像
张择端画像

  全国各地博物馆作为最主要的收藏机构,汇集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最为完备的收藏序列和典藏精品。对于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许多读者都希望能够一睹风采、一探究竟。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镇馆之宝”栏目,展示全国各大博物馆最有价值的藏品,用现代人的视角,去感受“镇馆之宝”的震撼力量,探寻其历史根源和历史传承,展现“镇馆之宝”在历史背景中的文化内涵和它给现代生活带来的改变,让观众通过文物,完成一次历史与现代的穿越。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有许多有趣的流传故事。千余年来,此画声名显赫,广受青睐,仿摹者众多。如今,各地公私藏家手中还有许多摹本和伪造本。然而,真本毕竟只有一幅。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大家意见基本一致,认为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幅是北宋张择端的原作。

  900年前的宋朝汴京城是什么样的盛世景象?它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危机?答案就在《清明上河图》的画画中。它用丰富的画面,展现了画家笔下的北宋汴京城的繁华富庶以及画家对于盛世背后所隐藏危机的忧虑。在现代视角的解读下,《清明上河图》已经不仅是一幅难得一见的名画,它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种文化的传承。900年来,以《清明上河图》为主题的再创作层出不穷。直到今天,它依然深受现代人的喜爱。

  现在,我们跟随学者的文字,一同感受这幅举世名作的精彩故事。

  北宋张择端,画史失载,根据该卷尾金代张著的跋文得知,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出生于崇儒之家,活动于北宋后期。他幼好读书,长成后赴汴京求学,以求科举士进,未果后改学界画,尤长于舟车、市桥、郭径以及活动于其间的人物,形成其风俗画的基本特性。入北宋翰林图画院作画,作有《清明上河图》和《西湖争标图》(已佚)。

  《清明上河图》卷(绢本淡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汇集了画家在人物、屋宇、舟桥、船舶、树石等诸多方面的绘画才艺,其绘画主题有着很强的思想性,构思、构图方面堪称妙绝。

  精妙的画面内容

  画作并不是描绘汴京城的某个具体实景、实地,而是艺术性地概括表现了开封城内外的河流、桥梁、城门、街市等。全卷构思缜密,布局精到,共分3个部分:

  1、进城前后:由送碳驴队、河开冰解、晒场农舍、柳岸长堤、踏青回归、迎寒策蹇、惊马闯市、望楼饭铺、私粮进京、船侧祭神、客船启程等组成,将观者由郊野逐步引向高潮;

  2、拱桥上下:摇橹向前、大船抢险、上下呼救、车轿相争,表现全卷的矛盾高峰;

  3、城门内外:欢楼美禄、客家登船、小铺闲坐、车铺劳作、豪车云集、临街神算、懒兵候主、桥头观水、书屏遭废、杀羊祭道、城上暮鼓、土墙杂树、城下修面、货到税讫、禁军运酒、正店开张、街头说书、列售纸码、深井汲水、士子苦读、考前求解、街头九流、太丞医铺、门房指路等,喧闹的商肆在卷尾渐趋平静。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