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清明上河图》画面背后隐藏的危机(2)

时间:2014-02-14 09:26来源:未知 作者:余 辉
全卷描绘了810多人、80余头牲畜、30多栋房屋、20多艘船舶和20多辆车轿,其场景之大、视域之广,为早期绘画之最。以人物身份而论,表现了仕、农、工、

  全卷描绘了810多人、80余头牲畜、30多栋房屋、20多艘船舶和20多辆车轿,其场景之大、视域之广,为早期绘画之最。以人物身份而论,表现了仕、农、工、商、道、释、巫、医、学、兵、丐等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生活。

  在全卷的中心段情节是即将平息的一场交通事故,这起严重险情的直接责任者是几个纤夫。在桥上,还上演了一场闹剧,坐轿的文官与骑马的武官互不相让,轿夫与马弁各仗其势,争吵不休,给拱桥增添了更多的险情。在城门外,望火楼无人守望,城门无人把守,整个汴京城是一个不设防的国都。而那些禁军却安卧在递铺门口或忙碌于运送军酒。

  画面背后的危机

  该图所表现的季节主要是清明节,而不是所谓的“政治清明”。

  从表面上看,画家集中概括、客观表现了开封城清明节期间的繁荣景象。但是,他没有粉饰太平,而是在描绘表面繁盛的背后,流露出对北宋末期社会的阵阵隐忧。

  画家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意识揭示出当时隐藏着的一些社会矛盾,折射出对宋都城防缺失、消防殆尽、军心涣散、文武相争等弊病的担忧,而这个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劲敌正在厉兵秣马,伺机攻克这座不设防的都城,北宋灭亡,已在旦夕之间。

  昏庸的宋徽宗得到此图后,并没有认识到其中的警示含意,未能理解张择端的良苦用心,而是将图转赠给了向太后之弟向宗回。

  艺术价值非凡

  在艺术上,全卷采用散点透视,结构分明且互有联系。张择端对码头生活和漕运活动最为熟悉,甚至包括其中的生活细节,如对桅杆的形状、堤岸的结构、船桥的构造等等所作的描摹都符合物体自身的结构,特别是驳船因不同的载重量呈现出不同的吃水程度。

  该图的建筑和舟船并非严格意义的界画,画家并未全部使用界画工具,一些是徒手绘成,风格精雅而坚凝,使建筑、舟桥的线条充满韵味,全无板滞之弊。其界画功底和山水笔墨胜于人物,人物造型生动稚拙而富有生活情趣。画家的艺术格调凝重厚实、沉稳大度。代表了宋代市民阶级中学人阶层的张择端在接受宫廷艺术之后,显现出审美的多元性,故其艺术内涵之深、意蕴之厚,后人难以企及。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