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贾谬:于希宁于衍堂与中国画现代之路

时间:2014-02-21 09:29来源:未知 作者:DY
20世纪中国画的底色是中国文化(乃至民族)的现代命运。至今,脱离此命运来谈中国画,仍有欺世欺己之嫌。

      20世纪中国画的底色是中国文化(乃至民族)的现代命运。至今,脱离此命运来谈中国画,仍有欺世欺己之嫌。

  西学东渐肇始于明末,而中国真切感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则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历史上遭受外族侵入是常见的事,也曾被人家打败,但在文化上,中国从未被征服过,反而是侵入中原的蛮族接受了中国的教化。而这一次却不同,中国遭遇的不仅是战争的溃败,还有文化自信的轰然废弛。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事情。自周公旦制礼乐完备,制度上物质分配明确有序,杜绝了利益之争纷起,找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心灵的安定富足,形成了高度成熟的生命文化,三千年来从不注重发展物质。然而,当西方人一次次用坚船利炮相逼,存亡之际中国不得不开放商业(门户开放)、发展科技(洋务运动),面临着放弃心性修养的生命文化,而去授受向外扩张的物文化,这就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要害。

  康熙时,意大利人郎世宁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并带来一批欧洲古典主义作品。康熙让宫廷画院院长邹一桂赏鉴,邹一桂看后说:“工则工矣,不入品评。”“品评”是始于南朝,盛行于中国书画史的艺术审美、评论方式,有“画品即人品”之说,画之品格也就是人生修养的境界,是心灵生活的写照。邹一桂的意思是,西画写实能力虽强,但与人生修养无关。这时候,中国的文化自信还是完整的。鸦片战争以后,一次次屈从于西方的坚船利炮,这时候再看到油画,就不得不为其刻画物体之结实而叹服并自惭了,于是“美术革命”、“改良中国画”纷起。

  就像中国文化自古不注重发展物质,中国画传统也不讲究写实,所谓唐宋院体的“写实”风格,只是于文人画相对而言。“形象”这一美学术语,在古代是两个词,“形”指的是看得见的,“象”指的是看不见的,西画重“形”,中国画重“象”(参阅黄以明2011年11月14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座《中国当代艺术的三个传统来源》)。“象”是心灵生活的写照,中国画的题材只是借以寄托的喻体,所以叫“物象”,而不是物体。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命运中,中国画首先遇到的就是能不能写实,并以此表现社会现实,为民族救亡服务;继而是能否有西画那样的视觉冲击力,生发振奋精神的力量;再远一点就是能否打破因循相袭的程式,丰富其表现的形式。历经百年探索,中国画现代进程与现代美术教育形成了三条道路。一是徐悲鸿领导的重视素描等造型基本功,融合西方学院派传统的现实主义,建国后发展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于黄胄达到顶峰;一是林风眠开创的重视形式与色彩,融合西方后印象派与野兽派风格的现代主义,后来的代表人物有吴冠中、黄永玉;一是黄宾虹、潘天寿坚守的传统文人画之路,传人中成就卓著者为于希宁、尤无曲。

  于希宁1913年生于书画之乡山东潍县的一个翰墨世家,自幼接受传统的家庭教育以及传统与新学相结合的私塾教育(养正学堂、丁氏小学)并练习图画,1933年入上海新华美专国画系,受业于黄宾虹、潘天寿、俞剑华等先生。20世纪20年代,美术界排斥中国画,多有主张以西画取而代之。俞剑华作为美术史论家坚信中国画复兴有望,并认为道路“可分为两种:其一,国画单独改良,不参加西法;其二,国画与西画混合,取其所长,去其所短”。后者,正是徐悲鸿、林风眠开创的道路,前者,坚守传统的中流砥柱正是黄宾虹、潘天寿。在举国溃丧文化自信之际,于希宁选择的是纯粹的传统学脉与坚定的中国画立场。多年后教子之时,于希宁也一直强调“中国画将来的发展很大”、“中国画将来的路子是条什么路子”(见《于希宁于衍堂家书》,泰山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作为花鸟画大师,于希宁的最高成就是画梅。梅花是传统中国画的常见题材,寄寓着文人修养所达到的高洁、清逸的精神境界,画面感多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阴柔之美。于希宁则强调了梅花傲霜斗雪的性格,他的梅花不仅寄寓了个人化的心性修养,更寄寓着整体性的自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将20世纪中国人民为谋求民族独立、安身立命、建设生活而英勇抗争、奋发图强的精神抽象为梅花老枝的虬劲与新枝的清发,以时代精神丰富了梅花的艺术内涵。他本人将此总结为国魂、人魂、画魂“三魂一心”。在形式语言上,除了表现梅的花朵之清芬,于希宁更加强调了梅的枝条的表现,援引了中国画中松的形式美感,“蟠虬之势,欲附云汉”(荆浩《笔法记》),雄强之美充沛视觉,震撼人心,所登峰造极的是梅枝的穿插,其交错、回环,时而屈节蓄势,时而辗转腾挪,时而劲冲,时而顿挫,时而蓬勃,其空间关系有时多达四个、五个层级,其智性之复杂如中国古建筑的斗拱结构,玄妙莫测,神秘而庄严。视觉强烈、造型结实是西画之所长,抽象、构成是其现代主义所强调,这一切于希宁用纯粹传统的笔墨皆淋漓尽现。于希宁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画大师,他在美术史上更重要的意义是,如黄宾虹在山水画上取得的成就,于希宁花鸟画所创造的辉煌,使其成为中国20世纪坚守传统走出现代之路的标志性画家。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