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力作夺人眼球 近期,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在上海的预展,引起了众多藏家的关注。在今年的春拍中,苏富比拍卖行中国书画部将呈献近400幅近现代名家作品,包括来自欧美收藏之张大千、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谢稚柳等的书画,不少更是首次在市场推出,风格多样,精彩纷呈。其中齐白石的《果品四屏》估价待询,显示出其独特的市场地位。 白石四屏多写于上个世界20~30年代,从画风、书体分析,《佳果四屏》当为30年代末、40年代初之作。而年代相仿者有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藏《水果鱼蟹》,尺寸相若,可互为参考。再晚者如1951年为梁劲予写《虾蟹蛙鸡》四屏、1953年写《没骨有余》四屏,画幅均不足二尺,都以老辣之笔写出,丝毫不逊于早期巨制。 在这四屏中,各绘荔枝、葡萄、樱桃与枇杷一种,每幅构图平实,皆以一篮鲜果或上或下置于画面中央,各添缀折枝果叶,无一雷同,打破单调,互为呼应,细审之下,实见匠心。画家注重色彩搭配,荔枝、樱桃醒以娇艳妖娆的洋红,间以枇杷的灿烂金黄、葡萄的紫润嫩翠,众色相衬下见鲜活清新,似闻果香四溢。 在3月,对于申城艺术界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就是龙美术馆在28日开幕,特别是《功甫帖》与广大藏家见面更是令人期待。就在开幕前一天,上海道明拍卖行将举行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在书画拍品中,陆俨少《拟古人物》是其非常罕见的精品力作。这两幅作品应该是陆俨少在1961年末或1962年初所作,曾经韩天衡收藏。 解放后至文革前,陆俨少与吴湖帆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杜甫诗意百开册页》的完成离不开吴湖帆的建议与鼓励。吴湖帆既是泰山北斗级的画家,同时又是首屈一指的大收藏家。在吴湖帆的众多藏品中,有一卷自誉为“无上精品”的仇英白描人物卷。该卷共绘人物五种,此二幅在描摹该卷前两段的基础上,加以设色,更加突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 名人上款故事多多 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来自于名家旧藏无疑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在3月举行的拍卖会上,有关的作品也是值得广大藏家的关注。提起杜月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其在十里洋场上的叱咤风云。但事实上,这位上海滩的“教父”其实很重视文化修养,广交文化界名流,章太炎、黄炎培、杨度、溥心畲等都为其座上宾,当年刘海粟办美院缺资金的时候,杜月笙还捐款并成为了校董。在3月20日北京匡时的拍卖会上,有一件溥儒赠送给杜月笙的行书《望海潮》,其款识为“《望海潮》词一阕。月笙仁兄呈教。”另外,还有一幅沈继武赠送给杜月笙的临李阳冰《谦卦铭》, 通过百度搜索“沈继武”的名字,几乎看不到任何有关的内容,但从书法来说,这件作品绝对属于一件精品之作,据业内人士介绍,此人在袁世凯称帝时,在天津、福建任过高职,杜月笙保留其书法,也显示出其独特的品味。更值得一提的是,杜月笙为杜月笙画作配置的是非常精湛的漆器镜框,这也是其艺术修养的一个展现。 在上海道明的春拍中,刘旦宅《陈思诗意图》上款人为新加坡海鸥画廊创始人蔡建奕。海鸥画廊在新加坡极富盛名,以经营近现代名家书画为主,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为多位中国画家在新加坡举办个展,对促进中国与新加坡文化交流方面贡献巨大。作品描述的是曹植初见“洛神”时惊为天人的一段剪影,题材选自《洛神赋》。作品取名为“陈思诗意图”则是因为曹植生前被封为陈王,死后追谥号为“思”,故曹植又被称为陈思王,或者“陈思”。 在香港苏富比的春拍中,徐悲鸿《迥立向苍苍》是画给捷克著名汉学家雅罗斯拉夫‧普实克,其在捷克汉学界地位崇高,受他指导及影响的学者扩及欧洲学术界。他历任多个国际学术组织要职,并获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及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颁授博士学位。罗斯拉夫‧普实克早期为捷克一制造业公司在华员工编撰之中文课本,乃首份以捷克文编写之中文教材,日后为当地大学采用,影响深远。他长期领导的东方研究所更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最有成就的中国文学研究中心,其研究范围以中国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享誉西方汉学界。在中国留学期间,曾与鲁迅通信,并于1937年将鲁迅小说集《吶喊》翻译为捷克文,其翻译范围更涉传统小说如《老残游记》,有关之学术论文散见于各国报章杂志,曾结集为《中国历史与文学》及《抒情诗与史诗:中国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