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赏浙东才子俞强的画

时间:2014-04-09 09:44来源:未知 作者:戚子平
当微风掠过之时,枝叶纷披,竹竿挺拔,枯笔淡墨更显阳光。
俞强作品
俞强作品

  当微风掠过之时,枝叶纷披,竹竿挺拔,枯笔淡墨更显阳光。从而有机地将笔墨饱满、参差错落的画面与兰花紧紧呼应着春风的韵味,逸枝横出的兰叶,蕴逸出疏朗有致、灵活巧偃的天姿国香,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而作者的自题,又赋予出作者的休闲人生和深刻思想性。题曰“清竹一竿立乾坤,千枝万叶分浅深。枝须浓淡相衬托,叶宜疏密来呼应。顽石添势恰有度,幽兰烘景应无痕。一笔一划气贯注,神思妙构出奇品”。看着这幅《兰竹图》,我想起了板桥郑燮的一段话“满幅皆君子,其后以棘刺终之,何也?盖君子能容纳小人,无小人亦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兰,其花更硕茂矣!石桥老哥君子也,持此意以处京畿,无往不利,千里之外,无所见赠寄,姑以此为压缄之物耳。”

  这就是诗人俞强画的意象。

  说起当代著名诗人,浙东才子俞强的画,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板桥先生的诗:“一笔与两笔,其中皆妙隙,何能信手挥,不顾前人迹。”是啊,不到半分钟,寥寥数笔,就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人物的形象,非常逼真传神,你说绝不?!那么论诗人画的历史,已长达十五年之久了。那时,我早已成为诗人笔下的人物画之一。至今我有他不少画已当作经典之作挂了起来。作者在瞬间就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其观察力是入木三分的,其表现力是淋漓尽致的,综观出一个大诗人的灵气和才气来。有一次他为朋友画的一幅头像得到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教务主任丁雪峰老师的高度评价。难怪在湖南衡阳举办的全国作家书画大展中就能一举夺冠,与著名作家贾平凹等人并列第一。

  阅读诗人的梅兰竹菊,一股文气扑眼而来。尤其是诗人在大醉之时,其诗意汹涌喷薄而出,不到三分钟,就在画面上一首鲜活的好诗呼之而出了。这是诗人与一般书画家的最大的区别。

  事后,诗人不知道“醉诗”内容。这里我择录几首:“一生难离酒与茶,酒神茶仙两相舍,醉向明月舞清影,醒品佳茗赏兰花。”“水仙伴幽兰,风来别有香。悦纳千瓯雪,春宵暖未央。”“江南清气何处寻?上林坊畔古城门。纵笔挥洒无人见,一枝乾坤自纵横。”“山青水秀情意重,老友遥归逸兴浓。一路彩云盈玉壶,春光沸出是滇红。”“雨后绿涌翠屏苏,千枝万叶新芽舒。年年佳茗如期约,秘色香沉透玉壶。”“今日水仙开,清香滤心肺。千瓯雪意暖,相待笑语飞。”

  我有时在想,诗人有点像李太白,是个性情中人。因此也是个很率真的人,这在画中已很有体现。

  诗人的秉性,在一幅送友图上,落款自题:万物皆吾象,一羽泰山轻,古今不可拆,东西岂能分?山林有俗家,庙堂无大隐。持竿长笑去,天地一子陵!

  多美,“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歌颂子陵之时,将画意之气魄、心胸之豁大,尽皆出之。亦观照出作者的高洁、洒脱和道家的处世哲学来。因此在送客人挂大堂的书画时,亦就画上君子画的一丛墨竹。老干新篁、疏密有致,浓浓淡淡,错落重叠,既有裴多芬的第五生命交响曲的雄浑壮烈,又有莫扎特《第十九钢琴协奏曲》的纯美、天籁。虚虚实实将两者的感觉艺术、灵魂艺术、艺术的艺术和人生的艺术交相辉映迭影而出,共同递进。拿板桥先生的话说是“当使天趣淋漓,烟云满幅。”

  诗人的群竹图,气势自然而出焉。

  不少文人称诗人俞强的竹画为“江南一竹王。”我想一点也没虚传。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