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南宋画家牧溪:对日本美术史产生巨大影响(7)

时间:2014-04-23 09:15来源:未知 作者:周阅
这样,禅宗的流行促成了水墨画的兴盛,同时也催化了空寂幽玄美意识的形成,而水墨画又以直观的画面表达了禅思,映现了空寂幽玄的美。三者之间形成

  这样,禅宗的流行促成了水墨画的兴盛,同时也催化了空寂幽玄美意识的形成,而水墨画又以直观的画面表达了禅思,映现了空寂幽玄的美。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环环相套、交错互动的关系。牧溪的水墨画不着痕迹地集三者于一体,处处渗透着禅机,并且隐含着与空寂幽玄相通的艺术因素,因此便具有了一种内在的深度和神秘的魅力。应当说,牧溪的画作是在最为恰当的历史时期和最为适宜的文化环境中进入了日本,其日益受到尊崇并最终深入日本人心的过程,恰与日本民族空寂幽玄美学传统的形成过程相一致。因而他脱俗的技艺和对自然的深刻感知震慑了日本人心,使他们不禁发出由衷的感叹:“中国的画家牧溪成功地用绘画艺术表现了大气与光影。描绘出中国雄浑大地的《潇湘八景图》,引导了日本的美。”[26]同是宋元美术,日本人更倾心于牧溪的枯淡山水而不是宋徽宗的华丽花鸟,[27]这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出于本民族文化发展需要而作出的有倾向性的自主的选择。牧溪所创造的美,恰好满足了日本文化自身的发展需要,于是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因素顺利进入到日本本土文化当中,并且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经过岁月的冲刷,最终融汇成为日本传统美的一部分。这正是牧溪在日本获得崇高地位的真正原因。

  [1] 《画继补遗·卷上》,(元)庄肃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3年8月版,第6-7页。

  [2] 在能阿弥编辑的《御物御画目录》中有记录,书中记有牧溪、马远、夏圭、梁楷等31位中国画家的共计279幅作品,其中牧溪一人所绘道释人物、花鸟、山水等各种题材的画作达103幅之多。

  [3] 东山魁夷《美的情愫》,唐月梅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42-43页。

  [4] 见《源氏物语与芭蕉》,这是川端康成于1970年6月16日在台北市亚洲作家会议上发表的特别讲话。此段引文由本文作者译自《新潮》1999年6月号,第59页。

  [5] 镰仓大佛位于高德院内,为阿弥陀佛,高13米以上,重121吨,是日本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最初为木制结构,1238年动工,1243年竣工。但建成后仅四年就在一场台风中遭到严重破坏。如今的镰仓大佛是1252年在原址上重新建造的青铜大佛。

  [6] 《日本中国学史》第一卷,严绍璗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版,第71页。

  [7] 《日本绘画史》,(日)秋山光和著,常任侠、袁音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第92页。

  [8] 《禅与日本文化》,(日)铃木大拙著,陶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5页。

  [9] 潘天寿《中国绘画史》(第三编第三章),商务印书馆1936年9月版,第124页。

  [10] 吴永猛《论禅画的特质》,见《华冈佛学学报》第8期,1985年10月版,第260页。

  [11] 刘晓路《日本美术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81、89页。

  [12] 僧如拙亦作如雪,相传原为明人,应永中渡海赴九州,后至京都,学画于吉山明兆(1352-1431),遂成妙手,兼工山水、人物、花鸟,作品以禅机横溢的《瓢鲇图》最为著名。

  [13] 《荫凉轩日录》,成书于1435-1493年间,收录于《续史料大成》第21-25卷,竹内理三编(玉村竹二、胜野隆信原校订编辑),临川书店1983年版。

  [14] 同7。

  [15] 参见《茶汤的古典》之一《君台观左右帐记》,村井康彦校订译注,东京世界文化社1983年10月版。

  [16] 《日本文学史序说》,(日)加藤周一著,叶渭渠、唐月梅译,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年版。

  [17] 此段内容参见《禅与日本文化》,(日)铃木大拙著,陶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47-149页。

  [18] 参见村田珠光《致古市播磨法师一纸》,收于《茶道古典全集·第三卷》,日本淡交社昭和35年(1960)11月版。

  [19] 《松斋梅谱》,作者元人吴太素,约撰于1351年。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