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林与王南屏1984年于上海
中国嘉德2015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11—13日预展,14—18日举槌。作为全球中国书画市场的风向标,每季“大观之夜”都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本季秋拍“大观之夜”,延续并加强了学术引导,突出精品理念,除了近现代、古代两大常设专场外,新辟“食金石力——与古为徒吴昌硕”、“晨曦——新中国十七年专题绘画”、“常州王有林藏碑帖”三组主题策划,佳作云集,蔚然大观。 金石碑帖,自乾嘉以降一直是士大夫收藏之最高境界,民国时期,极为兴盛,善拓价格甚昂,藏家皆以此为重。本次大观之夜亦首次推出碑帖专题,均为常州王氏一门所藏。常州王氏一门以实业起家,经商之余,喜搜集、鉴赏历代金石,藏品颇丰,为当时碑帖界之翘楚。 所谓善拓,指传拓年份较早者,当在明中叶以前;指传拓份数较稀者,当在百份以下;指有先贤跋语、名家递藏者,三者足一即可称之。此次常州王氏一门所藏之碑帖12件,皆可称之为善拓。且传承有序,多为稀见之品。陈景陶、俞复旧藏《汉孔宙碑》为此碑传世最旧本,颇为稀罕。何绍基、李国松旧藏《汉史晨前后碑》是明代晚期典型传拓风格,被海上名家王壮弘称为“《史晨前后碑》拓者之最”。《晋王献之书洛神赋碧玉版十三行》为翁嵩年未呈内府前所拓,传拓当在清康熙时期,经名家递藏,有先贤跋语,传世无多。清初期拓本《魏张猛龙碑》浓墨厚重,字口瘦劲,丰采迷人。《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为崇恩、李经畬、孙多巘旧藏,叶志诜审定,当为宋元时期未经俗手剜刻拓本,流传有绪,有名家跋语,洵为难得。 本季“大观之夜”,还将隆重推出潘天寿、李可染、傅抱石、黄胄、齐白石五位殿堂级艺术大师的六件重要作品,每件都堪称“扛鼎之作”。六件质素如此之高的精品力作同时现身,必将令市场为之瞩目。(文/ 傅平) 链接:王有林(1900年-1989年),江苏常州人。解放前在常州开办染织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将工厂搬迁到了上海,后与表弟王春渠等五人合股开设“上海民华染织股份有限公司”。他早年爱好书画,并有较高鉴赏能力。因此在经营染织行业之外,喜欢搜集、鉴赏历代书画,与常州籍鉴藏家及有亲戚关系的谢玉岑(表兄)、王春渠(表弟)、刘靖基等交往密切。六七十年来,他珍藏了宋拓张从申玄静碑册、宋拓清华寺碑、元杨维帧行书诗轴、明仇英人物山水轴、明徐瑞本山水轴、徐渭画册等400余件。“文化大革命”后,查抄文物落实政策发还时,他将其中73件珍贵文物出让给上海博物馆。 其长子王南屏(号玉斋,1924年-1985年)从小受到家庭影响和熏染,所以时常跟随父亲在鉴赏圈和古董市场中流连忘返,耳濡目染。是旅港文物收藏家,珍藏中尤以宋王安石《楞严经旨要卷》和宋刻龙舒本《王文公文集》最为重要,系稀世珍宝。《楞严经旨要卷》是现存王安石法书的唯一精品;龙舒本《王文公文集》是利用宋代政府用过的公文纸印的,背面所书的公文纸400余页,计宋人手札300余通,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已由文物管理委员会编为《宋人佚简》影印本。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