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作为人们最熟悉的灵长类哺乳动物,机智灵敏、顽皮可爱、滑稽幽默、模仿力强,所以从古至今,人们都很喜欢它。作为南京博物院一年一度的年终“文博大餐”,“如意猴——南京博物院藏猴文物展”日前在南博特展馆5楼正式亮相。展览中既有从扬州西汉大墓出土的木雕长臂猿,也有以前农家炕头上用石头雕刻的“护娃猴”,还有多年来一直在整个邮界独领风骚的1980年猴票……80余件以猴子为主角的文物,顽皮灵动、充满祥瑞和如意,为观众带来浓浓的年味。 本次展览猴文物的品类和材质众多,包括绘画、邮票、年画以及泥塑、玉雕、金属雕塑、瓷器、石雕、砖雕、木雕、牙雕、紫砂、漆器、古籍等,内容包括马上封猴、灵猴献寿、生肖猴、戏猴图、闹天宫等。这些文物从不同侧面诠释了中国传统猴文化,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比如村村拴马柱头上有“避瘟猴”;一些地区码头上还流行“护航猴”、贺寿之神“抱桃猴”。此外,猴子还有“祈雨”“求子”等多种功能。本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4月25日。(文/程岚岚 衣雨涵)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