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角色改革男扮女角而由男女同台演出,始于1923年,是由导演洪深决定的。原来我国早期话剧,也像传统戏剧一样,女角色都是由男演员装扮的。 1923年9月,上海戏剧社在职工教育礼堂举行公演。剧目是欧阳予倩的《泼妇》和胡适的《终身大事》。两剧的导演都是洪深。他在征得协社领导同意后,《终身大事》一剧由男女同台演出,他邀约务本女中学生钟剑秋和王毓清、王毓静姐妹扮演女角。而《泼妇》一剧仍按男扮女角传统上演。那天,先演《终身大事》一剧,观众对男扮男角,女扮女角,“男女同台合演”非常满意,时不时爆出掌声,特别是闭幕时掌声经久不息。剧社领导、导演和演员都为演出成功而高兴,观众的认可,使他们受到极大的鼓舞。接着上演“男扮女角”的《泼妇》一剧,前后两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男演员扮女角色就显得十分别扭,观众忍不住发出阵阵哄笑。台上男扮女角的演员也好像如芒刺背,尴尬不堪。从此,话剧就正式开始了男演男角,女演女角,男女同台演出的历史。以后,连中国传统的京剧、越剧也开始了男女同台演出的新局面。洪深的革新精神,在中国戏剧史上应当留下一笔。洪深还是中国有声电影的第一个倡导者。根据洪深在中国电影、戏剧史上的贡献,作为著名学者洪亮吉的第六世孙,常州市文物部门报请市政府同意在洪亮吉纪念馆内辟了“洪深纪念室”,由中国戏剧界的前辈领导夏衍题写了纪念室匾额悬挂在纪念室大门上方,以纪念这位能导、能编、能演的伟大戏剧家洪深。(文/朱达明)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