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两锭故宫藏墨品赏析(2)

时间:2013-11-07 11:34来源:未知 作者:蔡鑫泉
值得注意的是,《太函集》也录为清则豨也膏,轻则麋也角。很可能书录时因谐音致误。这一点容易理解,书录者以及寥天一铭题画者对于墨本质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太函集》也录为“清则豨也膏,轻则麋也角”。很可能书录时因谐音致误。这一点容易理解,书录者以及寥天一铭题画者对于墨本质的理解,无疑要逊于方于鲁,差错在所难免。《墨表》所列玄府璆琳墨,一面铭“万福攸同”,一面铭“玄府璆琳”并年款,与孙瑞卿寥天一墨可比性较差。宋牧仲《漫堂续墨品》载方于鲁寥天一墨铭“轻则豨也膏,清则麋也角”,描述与孙瑞卿寥天一墨大致一致。孙瑞卿是著名制墨家,自然对墨本质也有深刻理解,能够明白“轻则豨也膏,清则麋也角”的寓意。因而在仿制时,没有按照图谱,而是按照实物。于今,《漫堂续墨品》所录寥天一墨已踪迹不见,孙瑞卿寥天一墨便成了说明方于鲁制墨观念、勘正《方氏墨谱》《太函集》非烟铭之误的硕果仅存的文物珍品了。
  孙瑞卿寥天一墨通体蛇皮纹,坚光如玉,历史人文价值非同一般,真是一锭秀外慧中、内蕴丰富的珍贵文物。
  汪鸿渐和羹补衮墨
  叶恭绰先生原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衮,古代皇帝的礼服。和羹补衮比喻辅佐皇帝的良臣,典出《诗经》。在《四家藏墨图录》中,叶恭绰先生作了详细说明:
  如右图,二丸,皆伯羲旧藏。上有伯羲所题金字,一为‘吴鸿渐致佳墨,辛巳得自叔宪张户部’十五字,一为‘甲宗室伯羲郁华阁藏’九字,见伯羲藏墨薄……此墨伯羲题作吴鸿渐,仍前误也(第58、59页)。
  一面镌刻铭文,并上下两印,上为“桑林里人”,下为“季子鸿渐监制”(图3)。这两个署款非常重要。
图3
  鸿渐制墨常常不署姓氏,只署“桑林季子鸿渐制”(图4)“鸿渐仪卿氏制”等,因而对其姓氏产生争议,有人以为姓吴,有人以为姓汪。
图4
  鸿渐汪姓的主要依据是:鸿渐制墨常常署款“桑林季子鸿渐监制”,汪元一墨肆名桑林里,因而鸿渐为汪姓后裔。这一推论并非无懈可击。作此结论尚需史料证明,目前还缺少这样的史料。
  关于鸿渐姓氏,暂时未能从汪氏家谱之类资料中找到确切记载,只能从其他文献、传世墨品中寻找线索。
  明末麻三衡《墨志》记有汪鸿渐;清至民国大多书籍都记作吴鸿渐。尹润生先生所讲过继关系,帮助我们拓展思路。可能情况是:鸿渐本姓吴,小时候过继汪姓,后来又回归吴姓。
  明代中叶尤其万历前后,徽州地区制墨业发展到相当规模,较大的制墨家开始招收徒弟,甚至雇工。方于鲁曾经为程君房打工。曹素功本来是吴叔大徒工,后来娶吴叔大爱女,受人招牌,成就了一番大业。汪近圣做过曹素功门徒。万历时期休宁墨工叶玄卿先为桑林里制墨,后独树旗帜,开设苍苍室墨坊。
  鸿渐早年在桑林里学徒打工,聪明好学,深得汪元一喜爱。基于亲密师徒关系,又顺应于民间颇为盛行拜干爹习俗,学徒期间鸿渐拜汪元一为干爹,并易姓汪。拜干爹并易姓汪,与尹先生所谓“汪氏养子”者相通。署款“季子鸿渐”者,俨然已经加入汪元一的子辈序列,是鸿渐易姓汪的表征。
  国人光宗耀祖观念根深蒂固,有所成就后更是如此。鸿渐手艺学成后,独立以又玄室制墨,逐渐声名远播后,认祖归宗心切,并有来自家族“拟兼祧至戚,绍其归业”的压力,回归吴姓自在情理之中。鸿渐制墨署款由“季子鸿渐”演变为“桑林季子”,是回归吴姓的表征。
  比较而言,桑林季子所透露的人际关系,比季子鸿渐要间接、疏远得多。桑林季子并非实指血缘关系,而是谦辞卑称,是感恩表示。自称“桑林季子”而非“仲绥季子”“元一季子”,委婉地说明了这一点。桑林季子与季子鸿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综合分析桑林季子与季子鸿渐所得结论,应该比仅仅依据桑林季子所得结论要合理得多。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