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人们习惯把大西洞和水归洞所采的砚石统称为老坑,老坑洞口离西江岸边150米,是端溪矿区水位最低的矿体,故有“泉生石中”之说。老坑砚石石质幼嫩、细腻,把之如小儿肌肤。老坑洞口地势低,每到西江水位上涨时,连洞口一并淹没,因此采石十分困难,采出的砚石极少,能做成砚台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极其珍贵。 Q:买端砚一定要挑有眼的吗? A:这个也不一定,从理论上来说,只要石质细腻、花纹丰富的,都是好石头。你可以通过自己的手去触摸它、感受它。从使用的角度来说,石眼其实是一种石病,但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造赋予它们一种精神,就变得具有收藏价值了。 Q:大师砚、名家砚的价格已经挺高的了,未来还有升值空间吗? A:虽然端砚的价格在不断上涨,但比起紫砂和瓷器来,价格还处于洼地。制砚名家大都是在本职工作中潜心钻研创作数十年甚至一生,他们现在绝大多数因年事已高视力不佳而力不从心,问世作品也越来越少,再加上砚石资源的枯竭,大师砚、名家砚的价格会越来越高。 Q:这一行有什么猫腻,新手在购买端砚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A:有的店家会以次充好,用外地的石头冒充老坑砚,比较常见的有用恩平玉石、吉林松花石冒充绿端的,用广西的白石头冒充白端,还有湖南的祈阳石、宁夏的贺兰石,都经常可以看到,外省的石头也有一些是带眼的,要想不被蒙不被骗,就要多了解端砚的历史,通过看、摸、敲、刻等环节来鉴别。 Q:在古玩市场、文物商场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古砚,两三千元即可买到一方,这些是真的吗?怎样才能捡到漏? A:我在中国砚文化研究所做了5年,历代皇帝的御用砚都见过摸过,经常会有一些藏家坐着飞机来请我鉴定古砚,结果十有八九都是假的。常见的做假方式是用树脂胶和水泥倒模,做出所谓的包浆效果。要想淘到真正的古砚,首先要了解各个朝代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譬如唐朝流行箕形砚;宋朝的砚台简洁、大气、开阔、实用,其代表作是抄手砚;明清时期的雕刻工艺有了长足发展,砚台典雅精细。 特别提醒
真“白端”温润如羊脂玉,纹理密实,比一般砚石沉重 端砚石大体分为三种色:一是紫色,统称紫石(包括了老坑、坑仔岩、麻子坑、宋坑、梅花坑等);二是绿色,即绿端石;三是白色。紫石最常见,但最贵的端砚也都是紫石制成的。绿端石价格相对低廉,一般被用来做茶盘、金鱼池。白色的端砚不多见,特别是那些没有瑕疵的白砚,小小一方价格都要数十万元。 白端砚指的是用肇庆七星岩风景区内玉屏岩叮咚井附近开采出来的白石头制作的砚台,简称“白端”。白端石是七星岩独有的特产,总体呈乳白色,有的白色带微黑,有的乳白带微红。上佳的白端石如玉如云般温润、洁白、纯净。据史料记载及当地艺人传说,早在宋代就有人用七星岩内的白端石制作砚台了。由于白端石产自历代禁采的七星岩风景区,自古以来,白端琢制的砚台非常稀少。直至今天,收藏家仍视白端为一宝,想得到一方白端砚成为很多收藏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近年来,国内不少拍卖市场、文房四宝商店以及古玩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各种白色的端砚,真真假假,鱼龙混杂,弄得购买者一头雾水。购买白端砚第一要先看石色,真正的端州白砚,石色洁白,晶莹剔透。上佳的白端砚有新疆和田羊脂玉的质感,细腻油润,手感温柔,而假冒的白端却显得粗糙,有一种崭新的光亮感。正宗的白端石质地细腻如玉,但石中天然生成有“红筋”、“黑线”、“黑斑点”,要想取到一方无杂质的非常不易,但恰恰是这些“瑕疵”印证了白端的身份和特征。白端石纹理密实,比一般砚石沉重,托之有沉坠感。而假白端砚体较轻,购买时只要放在手上掂几下便知真假了。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