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信》巴勃罗·毕加索184cm×105cm布面油画1921年毕加索博物馆藏
![]()
《63岁时着加冕服的路易十四全身像》
![]()
《木匠圣约瑟》
4月11日至6月15日,“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在国博迎客,这是法国五座顶尖博物馆首次联袂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介绍,这10幅作品能够集体在国博展出,实属难得一见。此次展出的10幅作品连贯起来堪称一部微缩的“法国艺术史”,使观众从中可以看到从法国文艺复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跨越500年的独特艺术面貌。 京华时报记者杨菁 □展览现场
30元票价挡不住观众热情 此次展览是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奥赛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凡尔赛宫和特里亚农宫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法国五座知名博物馆首次联袂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作品包括让·克鲁埃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像》、乔治·德·拉·图尔的《木匠圣约瑟》、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的《门闩》、奥古斯特·雷诺阿的《煎饼磨坊的舞会》和《秋千》、亚森特·里戈的《63岁时着加冕服的路易十四全身像》、巴勃罗·毕加索的《读信》和《斗牛士》、费尔南·莱热的《三个肖像的构图》,以及皮埃尔·苏拉热的《油画》10幅极具代表性的法国绘画杰作。作品涵盖了法国从16至20世纪的重要艺术成就,体现了各时代艺术思潮的不同侧面。 4月19日是展览开幕的第二个周末,但是观展情况依然火爆,大批观众慕名而来,可见30元的票价挡不住中国艺术爱好者对于观赏此次展览的热情。据陈履生介绍,当天观展的观众大约有3500人次,直到下午3点时仍还排着长队才能进入展厅参观,“相对于如此重要的展览,票价的定位实际非常低。我们根据法国方面的建议,希望能够控制展览的人流量,保证观众能够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下参观作品。” 多种方式了解法国艺术史 虽然展览只有10幅作品,但展览丰富充实。展区空间布局被设计成5个单元,好似微缩的法国五大博物馆,每个展区都悬挂巨幅博物馆的背景图,犹如走进这些艺术名馆,沉浸在其营造的氛围和场景中。此外,展览还提供了二维码、手机APP等多种导览方式,并为每幅作品制作专题纪录片,对其特点、价值、产生背景等做详尽介绍,观众回家后可深入了解作品。 对于此次展览的精心设计与安排,陈履生表示,展览能够盛大展出,是借助中法建交50周年这样一个重大事件,让观众不用走出国门就能够完成一次法国艺术500年的艺术之旅,“能够看到这个展览的观众是幸运的。在有限的旅游时间游览法国,几乎不可能同时观看这五家博物馆,即使游览这五家博物馆,此次展出的10幅作品也未必都能如愿在同一个时间段看到。”陈履生说。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