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书写性与雕塑性(2)

时间:2013-11-07 09:28来源:未知 作者:DY
过去的大写意花鸟画是一些文人的笔墨游戏,茶余酒后把玩之物。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则完全不同过去。建筑结构也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很多馆、所较之过
 
  过去的大写意花鸟画是一些文人的笔墨游戏,茶余酒后把玩之物。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则完全不同过去。建筑结构也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很多馆、所较之过去要宽大不知多少倍,空间拉开了。如果你的作品还是按照传统的把玩样式去画,肯定是不合时宜的。那么就要求你的作品更具独立性与视觉效果,有更强的冲击力与张力,更适合当今迅猛发展的时代。所以我提出大写意花鸟画的雕塑性,就是用水墨毛笔来完成一件“水墨雕塑”。
 
  现在我们眼里的大写意花鸟画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空间的。毛笔就是我们的刻刀,水墨就是我们的大理石,就是黑铁与青铜。当然这种空间感与立体感与西方追求的“光”、“色”的空问感、立体感不同,它完全是用墨色来完成。代表中国画的黑色是一个永恒的色彩,是众多色彩的总和。黑色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趣向,更富有哲理与生命力。
 
  用笔要用到极致,就是从笔尖、笔腹到笔根,各个部位都要用到。“轻描淡写”是不会用笔的一种表现。当然这里讲的是大写意花鸟画的用笔。笔要用到力透纸背,力能扛鼎,笔如耕牛。笔还要有一种刀的感觉,一种锤的感觉,一种斧子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握着毛笔的手就不再那么紧张,就不再那么滑软无力,而是感觉轻松了许多,随意了许多。用笔要饱蘸浓墨,一笔下去,从笔尖到笔腹一直用到笔根,画到毛笔中的水墨完全枯竭了为止。画面到这时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就会达到你想要达到的力度和厚度。
 
  较之过去人们的审美取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空间很狭小,一张画近在咫尺去把玩,墨色变化很多很玄妙,很有韵味。现在一张画要挂在一个展览会上,有上百件作品参加。你的画要想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引人注目,除了你高深的笔墨功夫之外,让画面“整”,减少繁琐,要浓重,有体积感,有冲击力,也不失为一种夺人眼目的手法。中国画的黑并不是黑,而是亮。在白墙的映衬下,越黑的画越亮,越黑的画越“跳”,越黑的画越夺眼。这不是画家投机取巧而是人们的审美取向发生了转变。人们喜欢黑色,特别是中国人看惯了墨竹、墨兰、墨荷等等。欣赏习惯也渐渐地“由浅入深”了。当然这黑里面要有东西,黑里面要有精神,黑里面要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充满内涵与哲理,而不是空洞的黑、刻板的黑、盲目的黑、索然无味的黑。
 
  笔墨变化要把握全局,局部变化服从整体变化。要讲究画面“整”的效果,局部变化要少,该黑的地方一定要黑,该不要有变化的地方不能有变化。小的趣味好掌握,大的关系却很难处理。一定要把握大局,要敢用黑墨,敢用重墨,敢用焦墨。减少局部变化是我提出大写意花鸟画雕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必须会用墨,敢用墨,用到墨色黑而不滞,活而不僵,聚精会神,使画面充满黑色的魅力。
 
  我们看一张大写意花鸟画除了整体去看,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抛开白纸,去看你在纸上孤立的水墨能不能站得住脚,站得稳,有没有厚度、力度、体积感,这个时候就完全看清楚了。有了白纸的掩护,有时我们还不能看清楚笔墨留下的缺憾。在视觉上把白纸拿开,笔墨自然就看得更清楚了。笔墨的优劣及问题所在一目了然。这种独立的观察笔墨的方法,也是符合中国传统的黑当白,计白当黑理论的。白虽然也属于画面的一部分,但为了抓住笔墨的实质问题暂时忘掉白纸,单单去检验笔墨,亦不失为掌握好笔墨结构的有效方法。
 
  大写意花鸟画的雕塑性与书写性并不矛盾,书写性仍然是大写意花鸟画的筋骨,强调雕塑性是为了更加丰富大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手法。我认为雕塑性比盲目地追求特技、追求牛奶、豆浆、洗衣粉,这些与中国画格格不入的东西要强得多。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雕塑性就是用笔墨结构来完成对形象的雕塑。要求你的笔墨结构要有铿锵之声,线条有力度,形象有深度,有笔触,有笔与笔之间的间架结构。有块面,有线条,把线条和块面结合到一起,雕塑出来的形象要比用笔临摹出来的有力度得多。笔触要宁方勿圆,宁直勿曲。形象上多有些棱角,也是一种增加张力表现的手法。现而今之所以大写意花鸟画转入低谷,就是软弱无力的作品太多,轻描淡写的作品太多。雕塑写意的提出正好来治这一顽症。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雕塑性与书写性的区别在于:一种是用笔在写,一种是用刀在刻。道理是一样的,但效果却不同。怎样才能把笔用到极致,使笔有一种刀的感觉来雕塑写 意呢?所谓用到极致、就是充分发挥毛笔各个部位的功 能。中锋、侧锋、逆锋、正、反、向、背、转等等,因毛笔各个部位有各个不同的表现效果,各个锋向用笔有各个不同的变化与趣味。笔在画家手里是动的、是活的,是有生命力的。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