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雕塑性、空间感、体积感,人们就会联想到西画。好像中国画就从来不讲这些东西。其实不然,空间感、体积感、雕塑性,在中国画发展的近千年历史中比比皆是。只是过去我们没有注意罢了!像山水画里的平远法、深远法、高远法,这些不都是谈空间吗?像“石分三面,树分四枝”说的也是体积与空间吧?而八大山人的花鸟更具有雕塑性,他的一石、一鸟、一鱼,独立搬出画面都是一件非常精美的雕塑作品。吴昌硕的顽石、树干,也都具有雕塑性。现代大师李可染先生作品中的山、石、树、水牛,也都极具雕塑性。把李先生的水牛单独摆出画面,它的雕塑性不亚于罗丹、米开朗基罗。
学习掌握好雕塑写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个人的气质与修养而决定,但理清大写意花鸟画的思路,掌握大写意花鸟画发展的规律,雕塑写意是今后大写意花鸟画发展的必然!
我坚信中国大写意花鸟画是要进步的,要发展的,要演变的。只有我们,遵循它的发展规律,理清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发展的脉络,才能创造奇迹。
中国大写意花鸟画是需要笔墨功夫的,更需要文化、修养、哲理、境界与精神。这些文化、修养、哲理、境界与精神又是在笔墨功夫的千锤百炼当中不断地提高、凝炼与升华的。大写意花鸟画的雕塑性不是一句口号,在笔墨功夫与境界精神不断升华当中才能体悟到大写意花鸟画雕塑性的必然,体悟到雕塑性的魅力所在。
雕塑性是更完美的笔墨功夫的升华,它将使笔墨功夫更凝炼、更概括,将笔墨功夫由一只手转握成一只拳更具内力和冲击力。大写意花鸟画几十年来为什么停止不前,我认为主要是内力不足!当然这种内力包括笔墨功夫的千锤百炼,包括画家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包括画家自身境界与精神的升华。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心平气和、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地积累和沉淀我们的生活底蕴、文化底蕴,逐步升华我们的精神与境界,才能引来中国大写意花鸟画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