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岭东板块潜力有待挖掘

时间:2013-12-08 09:48来源:未知 作者:许悦 宋清
现代中国画界,大都以岭南画派概括广东画坛,其实无论艺术渊源、传承关系、人文传统、风格特色,“岭东”都与岭南画派有着明显的区别。

王兰若《丰收》

王兰若《丰收》

 

      现代中国画界,大都以岭南画派概括广东画坛,其实无论艺术渊源、传承关系、人文传统、风格特色,“岭东”都与岭南画派有着明显的区别。
 
  近代以来,潮汕人重商轻农,反映在艺术气质方面,写意风大行其道。与近代科学主义、西方写实主义和日式折衷主义催生下的岭南画派相比,潮汕人更贴近中国传统儒商文化与文人艺术。
 
  但上世纪50年代全国推行统一的文艺政策,岭南画派关注现实世界的传统得到充分发扬,而岭东画家的文人画意识不但得不到光大,还被列为批判对象。在强大的意识形态干预下,多数画家自主或不自主地选择了抛弃一贯的画风,向主流艺术靠拢。
 
  就像前几年广东市场深度挖掘被湮没的广东国画研究会一样,今年板块轮动则关注岭东板块。广东近期举行的一场秋季拍卖会,就专门设置了“岭东八家专场”,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潮籍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
 
  但不得不承认,很多必然会被载入美术史的潮籍艺术家,却仍然面临着在市场上无人知晓的尴尬。
 
  潮汕画家和海派的历史渊源
 
  赵利平:盘点广东美术的中坚力量我们发现,目前活跃在广东画坛的知名艺术家过半是潮籍画家,在全国范围内,像潮汕地区如此高密度且持续性地诞生画家的地方绝无仅有。之前就有人提出过成立“岭东画派”、“潮汕画派”的建议,但最后都得不到大众的承认。这背后有什么历史渊源?
 
  朱万章:潮汕的书画家群体,据我个人所知,是从明朝晚期至清朝初年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因为这一地区的文化底蕴比较深厚,这一时期的潮汕书画主要受闽派,也就是福建绘画的影响。但它真正发展起来是在民国年间,当时潮汕地区的很多书画家,都喜欢到上海去发展,很多人都毕业于上海美专,所以受海派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在这两个时期,潮汕书画跟广府的书画相比,都显现出完全不同的地域特色。
 
  早在1982年春,刘海粟就提出:“潮汕画家队伍不小,力量雄厚,要敢闯,要有自己的风格,形成潮汕画派。我反对搞宗派,但提倡画派。”“潮汕画派”这个概念首次提出。后来又有人提出成立“岭东画派”,但一直也没得到认同。
 
  像岭南画派、海上画派等,能以画派命名的,都是地域性比较强的,画风要比较相似。但是,潮汕的画家都比较有个性,画风并不趋同,只不过他们的籍贯都在潮汕而已,如杨之光和林墉,他俩的人物画就没有什么相似之处。所以画派一说一直没能实现,我个人认为,称为“岭东画家群”可能比较好。
 
  杨小彦:和岭南画派相比,岭东自有其不同的传统与做派。从地理上讲,民国时以水路为主,潮汕地区坐船到上海远比坐车到广州更方便,所以潮汕地区与江南地区的关系也就远超过与珠三角的关系。
 
  潮汕人想学艺术,基本上是去上海,很少到广州。检索潮汕地区民国年间以及稍后的绘画我们发现,海派气息甚浓,不少当地的老画家的早年作品,风格显然来自海派,根子是在江南。他们不少人终生都呆在家乡,和岭南画派的趣味有着不小的差距,把这些本地画家归入岭南画派,风格上肯定说不过去。不过,归入海派也有点勉强。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