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来看,位于市南区、市北区和崂山区的6家古玩市场鼎足而立,互相之间“井水不犯河水”。但古玩市场之间的竞争,除了地段、配套等因素外,其核心的竞争其实在于对有实力藏家的竞争。
在六家古玩市场之间,一场针对商户的“暗战”早已上演。 早在2009年,昌硕画廊的老总高振洪在保留原昌乐路文化市场店面的同时,将新店开进了十五大街古玩城。“当时针对岛城有实力的藏家,我们推出了"签三年合同,免一年租金"的合作方案,优先安排黄金店面给有实力的藏家,就是为了打造项目的影响力。”十五大街古玩城的崔琦说。 商家在经营上懂得取舍之道,舍得向藏家让利,在招商方面就掌握了先机。2013年,包括字画、古玩、玉器、家具等各类商家,选择从山东路、昌乐路、太古古玩城退出,将新店开进了十五大街。 竞争之下,有的市场处下风 藏家的退出,让多家古玩市场开始危机四伏。实力藏家的退出,让不少古玩市场像是被抽掉了“肋骨”,人气日降,开始面临经营困境。20日,记者探访位于市北区和市南区的两家古玩市场发现,受新古玩市场开业冲击,不少商户受更好的经营条件的吸引而普遍存在“喜新厌旧”的情况,这让不少旧有的古玩市场开始濒临关停的境地。 21日上午11时,记者在太古古玩城发现,不少门店已经关门。“有些店不满于这里人气不足,已经搬走,有些店正在寻找更好的去处。”一家古玩店的店主说。记者绕着整个古玩城转了一圈发现,不少正在营业的店里门可罗雀,这家开业仅一年的古玩城人气之低,让不少的商家黯然神伤。 而位于山东路的古玩城也陷入了同样的境地。“物业服务跟不上,你看不少走廊里摆满了旧家具,旧石雕,显得非常杂乱,降低了这个市场的档次。”山东路古玩城一位店主说,尽管每天到点开门,但一天下来也来不了几个客户。 而记者调查发现,昌乐路古玩城尽管不缺人气,但由于部分街区要拆迁,也导致不少有影响力的商家撤离,选择到十五大街古玩城开店。 突围还需商户抱成团 客观来看,太古古玩城位于市南区香港路商圈,其人气可谓有保证,山东路古玩城的地段也堪称上乘,为何仍然面临经营困境? “古玩市场要想做大,仅有人气可不行,古玩城运营方要培育一个成熟的收藏群体,商户之间要抱团打造区域性的影响力,既要体现出青岛的收藏特色,又要具备更高的眼光,要敢于走出青岛。”昌硕画廊的高振洪说。 以北京潘家园、天雅古玩城为例,这两个地方吸纳的商家几乎来自全国各地。“喜欢收藏的人,到北京肯定要去潘家园或天雅古玩城转转,青岛的不少有影响力的藏家也在天雅开店。”高振洪说。 此外,多位藏家提到,作为古玩城的运营商,要舍得为藏家做宣传。“运营古玩市场,要想成功就不能急于求成。青岛不少古玩城运营商,基本上只负责收租金 ,根本不动心思策划活动提高项目的影响力,也舍不得投资金或精力替进驻的商家做宣传,加上物业服务不到位,这样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运通古玩的李勇说。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