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铁肩道义是吾师 ——怀念陈肃先生

时间:2012-09-26 09:52来源:未知 作者:李寿生
8月27日晨,我市知名散文家陈肃先生,在与病魔顽强搏斗一年多后,终于无回天之力,告别人世,享年80岁。

 

      “铁肩道义是吾师/妙手文章堪称奇/著述等身传后学/一生行径画中诗。”8月27日晨,我市知名散文家陈肃先生,在与病魔顽强搏斗一年多后,终于无回天之力,告别人世,享年80岁。当晚,我含泪在博客中写下了这首题为《悼念陈肃先生》的小诗。

  常州市散文学会是与陈肃同志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1986年10月11日,在常州日报老大楼的会议室里,常州市散文学会宣告成立了。市散文学会的发起,得感谢陈肃先生与李文瑞、陈弼、蔡海葆、朱曙声等人的努力。25年前,常州还没有人在认真研究散文理论,散文作者也很少注意自身理论素养的提高,所以在第一个10年里,由于陈肃同志的倡议和联络,市散文学会曾于1990年5月与有关方面一起发起了《当代散文发展趋向研讨会》。这是常州文学史上的一次盛会,朱子奇、何为、王西彦、艾煊、海笑、郭枫、林非、曾绍义、傅德岷、吴周文、陈剑晖、辛宪锡等海峡两岸40余位著名作家学者,在江南春宾馆开诚相见,各抒已见,探讨当代散文发展趋向,呼唤散文要“讲真话,抒真情。”会后陈肃同志根据会上的发言和专访,带领有关作家整理出版了一本散文理论文集《散文趋向的沉思》,强调散文创作要更加开放与多元:开放,散文的艺术视点要更加广阔,不单指向山水花草和自己的内心世界,还需要更多地触及时事、论政、论社会、论人生。开放,还要变革散文观念,不能把散文局限在抒情散文的范围内,应提倡大散文的格局,使散文回归到人民大众中去。多元,就是散文形式和笔法的多元化。

  在第一个10年里,陈肃同志还组织学会会员采写了一部报告文学集《潇洒江南》,与常州日报联合举办过散文征文比赛,出版过会员的散文合集《七彩人生》。与此同时,他还邀请了国内著名的散文家、资深文学编辑谢大光、辛宪锡、桂兴华、魏久环、林非、柯蓝、屠岸、丁一等来常作散文专题讲座,从而拓宽了会员们的视野,形成了散文创作与学术研究的浓厚氛围。

  创作和理论是推动文学创作的双轮,就像鸟儿飞翔的双翼。在第二个10年里,陈肃同志和他的副手们更注重散文理论的研究,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员作品,研讨更新散文观念,研讨阳湖派散文,研讨恽敬、张惠言,研讨瞿秋白散文,研讨散文诗,研讨如何形成自己的散文特色。我曾亲历过一些研讨场面,看到陈肃先生与常工院的刘勇刚博士为了阳湖文派的若干观点争得面红耳赤。现在这个学会已经拥有一批教授级的散文研究专家,如朱净之教授对瞿秋白散文的研究,王文强教授对陈衡哲散文的研究,韩斌生教授对吴祖光散文的研究,并且都有专著出版。

  25年来,陈肃带领散文学会始终以繁荣散文创作为要务。诚如陈肃先生所指出的:“我们感到高兴的是,我们学会的成员,每年以数百篇的散文,去描写祖国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去描写祖国日新月异的建设风貌,同时也反映着自己心灵世界的辽阔深邃,他们或歌,或颂,或责,或笞,或哀,或诉,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着贡献。”常州市散文学会会员除每年在各类报刊发表数百篇散文以外,还出版文学作品集四十余本,一些会员的作品,如孟济元的《抱璞集》、《茅山散记》,王文强的《现代文学论稿》、《瞿秋白杂文研究》,徐遗辛的《乡魂旅思》、《梦痕心迹》,韩斌生的《瞿秋白与中国现代文化》、《文人瞿秋白》、《大哉洪深》,陈知义的《案头红枫》、《云水万里》,杨金达的《瞿秋白的故事》,晏飞的《红塔巍巍》《夜航偶拾》,邵玉健的《延陵访古》,刘铭的《爱的季节》,蒋敏的《淡日浓情》,李丽的《我把昨天丢失》等等,不仅代表散文学会的一流水平,也代表了常州市文学创作的一流水平。 

  在这个金钱打败了诗歌、金钱打败了散文、金钱打败了小说的年代,有人退出学会去经商去发财,有人发了点小财就对文学不屑一顾,有人把文学视作敲门砖,一旦敲开了门或敲不开门就弃之如敝屣。但散文学会的40余位会员,在陈肃同志的带领下,却痴心不改,一往情深,新老作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仍然在坚守着文学这块阵地,依旧在散文的百花园里辛勤耕耘,真令人感慨不已。法轮功事件发生以后,各地民政部门对民间社团的管理相当严格,如每年年审都需法人代表、办公场地、注册资金、正式帐户与会计,缺一不可。散文学会不同于新闻媒体,到哪儿去拉赞助,人家赞助你有什么回报?陈肃和一帮子理事们,于夹缝中求生存,他们在一无办公场地二无活动经费三无注册资金的情况下,发挥部分理事的积极性,每年都要想方设法参加民政局的年审,每年都要举行若干次活动,以文会友,互相鼓励,真不容易。在苦苦坚守了十多年以后,面对严格的年审,学会实在撑不下去了,于是他们放弃注册,保留组织,改换门庭,投奔作协,变成了市作协的一个分支机构,仍然在不懈地组织文学活动。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