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常州青果古巷·名人篇·吴青霞

时间:2013-03-29 09:41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包立本
吴青霞,女,初名德舒,号龙城女史、华堂,别署篆香阁主。

 

 

      吴青霞,女,初名德舒,号龙城女史、华堂,别署篆香阁主。1910年2月11日生于天宁区青果巷东约一百米的麻巷中段北侧的“吴氏中丞第”(在今常州市中医院范围内)。为清道光年间江西省巡抚吴光悦的后人。其父是江南收藏家、鉴赏家吴仲熙。她从小就爱好绘画,6岁入常州女子师范学校附小读书,1922年她12岁时便有作品参加常州绘画展。1924年,入常州女子师范学校求学,于1927年毕业。19岁后到上海发展。1930年,其作品参加日本东京绘画展。1934年,她与李秋君、周练霞、陆小曼等组成中国女子书画会,当选为理事。1936年,其作品参加加拿大温哥华建城50周年中国文化艺术展览会,获荣誉奖。1956年受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善画鲤鱼,以鱼为师,得形入神,有“鲤鱼吴”之雅称,喜用生宣纸画水墨鲤鱼。又善写芦雁,师法边寿民,大笔落墨,洒脱精准,得“江南水阔,漠北沙寒”气象。作品《万紫千红》入选日本《世界名画集》。为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兼职名誉教授。1956年,进入上海中国画院为画师,当年其作品选送芬兰赫尔辛基世界女子画展并获奖。1982年受聘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1984年,其五幅作品参加法国国家秋季沙龙展出。她被授予意大利欧洲学院院士。1988年受聘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客座教授。1990年,赴北京为天安门城楼作大型国画《腾飞河海入云霄》。.历任一级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杭州西泠印社社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主要作品有《腾飞万里》等。出版有《吴青霞画集》等。2008年6月8日10时25分在上海逝世。

  她是一位全能型的画家。在她的创作中,山水、花鸟、人物,各类题材都有涉及。她的作品以工笔和写意相间,笔墨劲挺流畅,色彩明洁秀丽。吴青霞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鲤鱼和芦雁,这一方面源于她对这两种动物发自内心的喜爱,另外也是她长期悉心观察和对前人作品不断揣摩的结果。她在创作中注重深入生活,因此在一些细节的描绘上,处理的更加严谨细腻而不失特色。她的作品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2004年的年底,吴青霞一幅名为《鱼跃》的作品在北京以22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

  吴青霞自幼喜画,黎明即起练字作画,如画芦雁重在撇芦,用毛边纸撇芦苇,五、六年才能达到挺劲飘举、临风作笑之姿。如画人物重在勾线条,她勾了三年。国画历史悠久,历代名家风格各异,必须学其所长,为自己所用。如画人物有唐代吴道子,五代顾闳中,北宋李公麟及唐寅、仇英等名家作品,反复临摹集各家之长,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深入生活是主要的艺术源泉。她擅长画鲤鱼,幼年养鲤鱼一缸,阳光直射鱼身,金光闪闪,整日静察鱼在水中之乐,又至杭州花港、玉泉观鱼,对鱼的千姿百态一一写生,自创了一套画鲤鱼工序,把鱼画活。终于赢得“江南鲤鱼王”的美称。画山水是足迹遍及名山,亲临泰岱、匡庐、峨嵋、青城、武夷、雁荡、黄山、衡山等处,远去西双版纳,漫游长江三峡,又去农村、下工厂,取材于大自然。1978年,沿成昆铁路写生,进入大小凉山彝族地区,行程一千一百多里,后为上海铁路局绘制一丈九尺宽的横幅,即取材于川滇高原的崇山峻岭、大川急流。画上近处万木森森,远处白雪皑皑。若不深入生活,是画不出如此雄伟气派的。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她是继刘海粟、谢稚柳之后又一个从常州走出的著名画家。吴青霞自幼秉承庭训,师从其父临摹宋、元、明、清各派各家工笔画,并深得其精髓。举凡人物、山水、花鸟、走兽均挥洒自如,栩栩如生,鲤鱼、芦雁、仕女等尤为精绝。她的花卉画在题材选取上极具个性。她喜欢画的花卉大约有四五十种,如紫鸢、绣球、兰草、水仙、杜鹃、虞美人、扶桑、向日葵、紫丁香等,几乎全是野花。生长在东北沼泽边缘的鸢尾花是她深爱着的一种野花,颜色为深紫色。她研究出的紫色是一般人很难调配出来的,似乎成了她色彩的专利。为了突出带有飘逸感的花朵,她删繁就简,有意将长而繁多的叶子加工为疏密有致的短小状;画面洋溢着令人赏心悦目的质朴。吴青霞的绘画继承了中国画艺术的优秀传统,富于浓郁的生活和时代气息,并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创造而卓然独立于画坛。她发蒙于“恽派”,力追宋、元、明、清历代绘画精髓,又近承“海派”传统,一生勤勉不辍、孜孜矻矻,精专而博、造诣宏深。举凡人物、山水、花卉、鸟兽均能挥洒如裕、从心所欲。早年风格纯美婉约、清劲端秀、儒雅洒脱。新中国成立后,她尤能顺应时代步伐,走向生活,重视体验,外师造化,锐意创新,作品处处洋溢着生命活力和时代精神。是时,笔墨豪迈酣畅、雄健刚毅,呈隽秀与豪放兼具之美。她一生的艺术探索和创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显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成熟度;在推陈出新的同时,依然保持了中国画艺术的鲜明特色,保持了中国画的民族性,体现了一位艺术创新者应持的本体精神和文化立场。特别是在她耄耋之年,怀着对故乡的眷眷深情,把自己的绘画精品以及其丈夫吴蕴瑞先生共同珍藏的名家书画一百二十余幅无偿捐赠给常州市政府,并捐出人民币100万元用于艺术院建设。2000年,常州吴青霞艺术院在位于钟楼区长江中路的常州高等艺术职业学校内正式落成。(文/包立本)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