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创作时间,《水塘边的果树林》是我2000年的作品,但拍卖图录上显示,假画《山林一角》是2012年作。
赵利平:看来假画推出市场还真瞄准了时机,杨尧老师刚刚在中国美术馆办完展览,短时期内社会关注度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个时候拍卖会上如果出现杨尧老师的画,肯定是会很好卖的。
叶光华:现在的拍卖法没有规定拍卖行必须对拍品的真假负责,但这种拍假的现象,让艺术家和机构都很苦恼。这两幅假画在技法上、艺术性上跟杨尧老师的真实水平完全不在一个档次,而且不是普通的临摹作品,他们署的是杨尧老师的名字,价格也很低。我们之所以会发现这两幅假画上拍,就是有朋友打电话问我:“为什么杨教授的画在外面卖得这么便宜?跟你们代理的价位相差也太大了。”很多收藏家是不懂得真假鉴别的,他们奇怪的只是杨尧老师的画怎么没有以前的好了,这对艺术家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发现,假画被拍卖成交了,收藏者总有一天会发现买到假东西,钱白花了,最严重的是打击了他们以后收藏的积极性。
虽然这两幅假画最终没有在拍卖会上成交,但图录一早已经分发到藏家手里,假信息已经扩散,即使我们要求撤拍,但已经挽不回对艺术家的损害了。
杨尧:我这次在北京展出的作品,从画面上看似乎都不复杂,貌似很容易被临摹,但其实懂画的人都知道,画里的气势和内在的关系,临摹的人是把握不到的,包括作者本人,再画都很难找回当时作画时的状态。
在这里我想通过,希望那些造假者、送拍者、拍卖行,不要只是盯住眼前的利益,还是要讲点道德。虽然拍卖法对拍假没有限制,但我还是可以从版权的角度跟他们打官司的。我如果不反抗,岂不是没有天理了?
我还不是老得走不动了,藏家如果要出手,完全可以找我来鉴定。每幅作品都倾注了我的心血,即使是网上邮票那么大的一张拍品图片,我一眼都可以看出真假。这也是收藏当代油画的一个好处,绝大部分的画家都还在世,可以找到本人鉴定。
赵利平:说到假画,谢楚余老师您估计是画作被盗版最多的画家了。特别是您的作品《陶》,我几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咖啡馆、高级餐厅甚至是街边地摊、洗手间里面都有。被侵权那么多,除了早年您跟美媛春那个著名的官司外,近年好像您都没怎么出声了。
谢楚余:我都已经麻木了,有人做过统计,我的《陶》起码被盗版了1000万次,如果一个个打官司,我什么事都不用干了。我最无法接受的是,他们不但盗版,还篡改,《陶》我画的是裸女,但经常可以看到她根据需要穿上各式各样的衣服,手中的陶罐也被换成其他各种物品:电饭煲、口服液,甚至西瓜,我想可能很多人连真正的《陶》都没看过。最搞笑的是,好几年前热播的《金粉世家》,戏讲的是民国时期的故事,但墙上挂的却是我1998年画的这幅画。
一个美国朋友知道了我的事情,把这称之为“谢楚余现象”。他说:“要是谢先生在美国,下半辈子就不用工作了,一大堆人都要给你付版税。”我也希望这只是一个暂时性的“中国特色”,它只是一个过渡,总有一天我们的艺术品市场会完善起来,希望这一天越快到来越好。
赵利平:有没有发现假画上拍?
谢楚余:2000年的时候,北京一家拍卖行准备了三幅署我名字的作品上拍,其中两幅是临摹我的作品,还有一幅跟我完全没有关系。除了印在图录上,在雅昌艺术网上也做预展,我知道后就让朋友去交涉,这家拍卖行的经理态度还算诚恳,最终撤拍了。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