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敢对“蒋委员长”说“不”

时间:2012-10-16 09:22来源:未知 作者:赵玉泉
李公朴是杰出的社会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善于联络、团结各方人士,扩大抗日民主力量。为了抗战救国,他和蒋介石打过多次交道。

1937年7月31日,“七君子”在苏州监狱被释放前合影。图右二为李公朴

 

  李公朴是杰出的社会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善于联络、团结各方人士,扩大抗日民主力量。为了抗战救国,他和蒋介石打过多次交道。

  早在大革命时期,李公朴曾对蒋介石寄予希望。他曾认为地方军阀与蒋介石混战,是“军人叛变反抗中央之举动”,是“军阀乱国”。当他在美国留学时得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中国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时,十分兴奋地和留美的同学共勉:“将来共同为吾可爱之中华争荣耀!”因此,他回国之初,对蒋介石的“统一方能御侮”,“不是完全不信的”。真正使他认清蒋介石真面目的,是国民党后来的所作所为。

  1933年6月,国民党特务刺杀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领导人杨杏佛;1934年11月,又刺杀了《申报》总经理史量才,这使李公朴非常震惊和愤怒。他气愤地说:“蒋介石不配做孙中山的继承人!”当然,蒋介石也曾骂过李公朴,甚至恨得咬牙切齿。1977年,李公朴的同事、战友黄洛峰在对张曼筠《回忆李公朴》的草稿提意见时曾说过:较场口事件时,周恩来去向蒋介石提出抗议。蒋介石说:“李公朴从来就是捣乱的。如果我在较场口,我也要打!”难怪国民党特务敢如此穷凶极恶殴打李公朴、郭沫若等民主人士,根源就在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以后,为了抗日救亡,李公朴成为“救国会”的领袖人物之一。“救国会”批评国民党的内外政策,要求改变一党专政,提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号召,“弄出的动静”越来越大。这是国民党所不能容忍的。于是,上海市长吴铁城上演了一出请李公朴、沈钧儒和章乃器三人吃饭的“鸿门宴”闹剧。目的未达,蒋介石又亲自出马,邀请他们三人到南京面谈,并派戴笠到车站迎接,安排他们住在最豪华的中央饭店。这是李公朴第一次被蒋介石召见。事先,三人商定好了应付蒋介石的办法:对“救国会”的组织和宣言,决不妥协让步,但从策略上不同蒋介石发生正面冲突。在和蒋介石谈话过程中,三人表示很关切对日作战准备情况,请蒋作指示。蒋说:“日本人是要我们不战而屈,我现在有把握可以战而不屈。”李公朴说:“那太好了,可以立即反攻了,何以华北还要退让呢?”蒋却说:“共产党在捣乱后方。”蒋要求救国会接受国民党的领导,三人当即表示,只要你停止内战,发动民众,坚决抗日,那就已经是领导了。蒋介石的目的未能达到,谈话无果而终。

  李公朴和救国会的抗日救亡活动,必然得罪日本帝国主义,国民政府屈服于日寇压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在狱中,“七君子”几次给蒋介石写信或发电报,重申抗战立场,要求政府坚决抗战到底。“七七事变”后,蒋介石下令将他们“交保释放”。7人出狱后,蒋介石立即邀请他们到南京“贡献一些关于救国运动的意见”。8月4日,蒋单独会见了沈钧儒。之后,陈立夫、邵力子、叶楚伧代表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同他们谈判,要他们解散救国会,可以到庐山修养,或给钱出国,或到政府做官,随便挑,但都遭到了7人谢绝。双方一连谈了三天,相持不下,最终不欢而散。

  李公朴回到上海不久,“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他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前线进行战地考察,又来到南京,走访了国民党党政军界要人、社会名流以及救国会同仁,和他们商谈实施抗战教育等问题。11月9日,蒋介石在陵园官邸第二次召见了李公朴,向他询问了“七君子”中其他6人的近况后,李公朴向蒋谈了他赴山西和华北各地的考察情况,并提出“战区教育工作及招兵教育工作刻不容缓”等建议。蒋对此均表示应当急办,并嘱他和陈立夫接洽。

  抗战期间李公朴两赴延安,抗战胜利以后,李公朴在重庆、昆明掀起的民主建国活动更加频繁,进一步遭到国民党的仇视。因此在国民政府的公函中有李公朴“演讲内容多系攻击政府,极尽狂妄之言词”之类的描述。随后,他们对李公朴软硬兼施,先是拉拢,继而威胁。1945年春的一天,国民党特务头子刘健群来到李公朴家里,对他说:“蒋委员长很关心你,希望你到重庆去,可以在教育界委以重任。”李公朴说:“我的事业在昆明,我在这里发展文化教育工作,离不开。”利诱不成,刘健群又威胁道:“请你去重庆是蒋委员长的意思,否则留在昆明很不安全。”这是一个暗含杀机的信号。(文/赵玉泉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