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常州青果古巷·名人篇·汤贻汾

时间:2012-10-29 10:52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包立本 邵玉健
汤贻汾,字若仪,一字雨生,号琴隐道人、扫云子,晚号粥翁,生于1778年。

 

      汤贻汾,字若仪,一字雨生,号琴隐道人、扫云子,晚号粥翁,生于1778年。其家世居天宁区青果巷东端北侧的可对堂,东临阳湖县城隍庙戏楼,西连正素巷。尽管他常年在军队任官,骨子里却是真正的文士,凡天文、舆地、百家之学,咸能深造。书、画、诗、文并臻绝品。弹琴、围弈、击剑、吹箫诸艺靡不精好。他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书画大家,其画名在清代山水画史上与戴熙齐名,并称“汤戴”。在常州画派中,他是继恽寿平后又一位诗书画三绝的大家,在用笔与用墨上与恽寿平各有千秋。

      青果巷是汤贻汾的出生地,童年时他曾随父母在福建与为官的祖父汤大奎生活,后祖父与父亲1783年调任台湾凤山县,他又随母亲回常州青果巷家中。1786年,任凤山知县的祖父与父亲在台湾遇难,年仅9岁的他由母亲杨氏教养长大。16岁以祖父难荫,袭云骑尉世职,从19岁起,先在江苏、安徽,后到广东东部、山西、浙江等地任职,历任凤阳守备、扬州三江营守备、广东抚标营守备、山西灵邱路都司抚标营游击、乐清协副将、浙江抚标营参将等职。后以抚标中军参将,提拔为温州镇副总兵,因病不赴。退隐金陵(今南京),筑室于鸡笼山下,并把自己建造的宅院就以他最为钟爱的乐器古琴命名“琴隐园”。 在其寓所墙上有他的题诗:“醉翁之醉,狂夫之狂,四十年旧雨无多,屈指谁为三径客;南岭以南,北海以北,千万里闲云自在,到头还爱六朝山。”南京园林志有如下记载:园中有十二古琴书屋、琴清月满轩、画梅楼、还读我书斋、吟改斋、延绿山房等主体建筑,内设商彝、周敦、汉瓦、晋砖。园中有琴台、百步廊、黄花径、梅树丛、紫藤架、薜荔柏、戏鸳池、渡鹤桥、凌云峰、十三峰、七贤峰等园林胜景及幽篁修竹。可惜1937年全园尽毁于日军炮火。他还在城北筑“狮子窟”别墅,颐养天年。他从此焚香鼓琴,修然尘外,海内名宿多与之游。他与当时文坛名人赵翼、王文治、洪亮吉、孙星衍、包世臣等俱有交往。林则徐调任两湖总督,他以《后乐亭》图及诗相赠。1853年,太平军声势逼近南京城下,他协助两江总督陆建瀛日夜督防,但终寡不敌众,战败。《清史稿》记载:汤贻汾语人曰:“吾年七十有七,家世忠孝。脱有不幸,惟当致命遂志,以见先人。”  及城陷,从容赋绝命词:“死生轻一瞬,忠义重千秋。骨肉非甘弃,儿孙好自谋。故乡魂可到,绝笔泪难收。藳葬毋予恸,平生积罪尤。”然后赴水而死。后有人挽联云:“孤忠祖父子, 三绝画书诗 ”。 后人论及此联曰:此联如天造地设,古今无第二人足当此联者矣。事后,咸丰帝感念其三代人均死节事,特诏优恤,加一云骑尉,谥号贞愍。 

      他以山水画擅长,早年受董邦达影响,后书画仿董其昌,闲淡超脱,承“娄东派”衣钵,在画面上追求笔墨秀润的特点,用笔细致,干笔擦皴以淡墨匀染,形成枯中见润,自创一格。《桐阴论画》评述其山水画:“山水所嫌,境界细碎,无浑沦古厚之气,间写苍松古柏,纵横恣肆,墨气淋漓,颇能入古”。其画卉学恽寿平点染花卉,闲谈超脱,画梅极有神韵。。喜欢写生,宗法自然,笔致秀逸淡雅,富有神韵。亦能画桃花,人物尤佳。

      他一门风雅,相传其画梅楼合笔一册,乃是他在山西大同为官时,与其妻董婉贞暨诸子女所作,凡七人,计十三页,木石、花鸟、人物、鱼虫靡不妙。工诗词,著有《琴隐园诗词集》诸集。亦精音律,制有《梯仙阁三种》、《墨林今话》等令家婢歌之,咸能上口。受他的影响,其妻子董婉贞及长子汤绶名、次子汤懋名、四子汤禄名、女儿汤嘉名后都成为书画名家。董婉贞(1776—1849),其祖父董潮与汤大奎同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她山水花卉皆长,尤善墨梅,题词亦佳,她的画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20人”之一,可见其画之珍贵。汤绶名(1802—1846),自寿民,官盐城守备,工琴,善书及篆刻,家学绘画上,画墨梅、山水颇超然:汤懋名,字右民,官江西巡检,善写生,绘花卉蔬果俱佳;汤嘉名,字碧春,幼年便侍其母亲董婉贞作画,精白描人物,兼善花卉。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