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是机缘巧合,金泽荣来常看望屠寄之时,在沪上就职的吕思勉回常,盛情宴请金氏等人。金见盛情难却,以诗谢之:“清晨欲唤渡江桅,惊见夫君沪渎回。邂逅却如元伯约,殷勤仍饷步兵醅。星河曳地三更过,寒菊随人一笑开。别后诗篇看益妙,阿蒙刮目有由来。”金泽荣在诗中对吕氏之才学赞赏有加,寄予厚望。果然,吕思勉后来在中国历史领域多有建树,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史学四大家。吕氏与金只有数面之缘,但他对这段交往十分珍惜,后来还有好几次书信往来。1927年金泽荣去世,吕思勉在日记里都一一作了记录。他后来撰写《白话本国史》,也引用了金氏《韩国历代小史》里的一些资料。(文/张涛) 结 语 屠寄、吕思勉与金泽荣的个人交往,不仅是常州籍学者对外开展学术文化交流,更是当时中韩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诚然,屠寄、张詧等人资助金氏出版诗集,但在交往中呈现更多的是两国学者以文会友、诗词唱合、郊游宴饮的生动场景。金泽荣以李氏朝鲜之事撰《韩史綮》、《韩国历代小史》等,就是把撰史看做记录、维系民族精魂之所在;而屠寄撰修《蒙兀儿史记》更是挽救中国边疆危机,倡导经世致用学风的有所作为。爱国救国是屠金两人共同的修史理念,也是他们精神交融的支撑点和契合点。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