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常州青果古巷·名人篇·陶湘

时间:2013-03-12 09:41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包立本
陶湘,1871年生,常州城区人,字兰泉,又字涉园,其宅位于青果巷中段。

 

       陶湘,1871年生,常州城区人,字兰泉,又字涉园,其宅位于青果巷中段。中国近现代刻书家、藏书大家。常州文博专家戴博元言:青果巷八桂堂“东首有陶氏涉园遗址,晚清学者、藏书家陶兰泉、陶希泉兄弟世居于此”。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后寄籍北京大兴县。早年科场失意,仅补顺天学附生,三次顺天府乡试都铩羽而归,只好另谋生路,投效山东河工,因有功,官至直隶道员。后到海军内学堂办事,任颐和园轮船委员。入民国后,他跻身于实业界和金融界,历任上海、天津、山东等地纱厂经理,又任职中国银行,为驻沪监理官及重庆、天津分行经理,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经理等。丰厚的收入,为他日后藏书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他30岁左右开始收书,由于他锐意搜求,不数年,即得书三十万卷。1929年,他被聘为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专门委员,这时他已是一位收藏颇富,享有盛誉的藏书家。晚年居上海。他不专重宋元古本,而以明本及清初精刊为搜求之目标,尤嗜毛氏汲古阁刊本,闵氏、凌氏套印本,武英殿刻本等。他专意收藏闵版书,是因为受到版本目录学家缪荃孙的启发。起初,旧式传统的藏书家大都走佞宋尚元的路子。对于时代偏晚,为初学者指示门径的套印本不屑一顾。惟独他慧眼独具,充分认识到闵版书的艺术价值和巨大潜力。经过多年的搜求,到1931年,他共收得闵、凌版套印书一百一十部一百三十七种。其中最著名的有五色版《文心雕龙》,四色版《世说新语》、三色版《古诗归》、双色版《花间集》、《唐诗艳逸品》等。闵版书历来并无确数,一般来说,其总数约在一百三十部左右,陶氏所得,可谓得之十之八九,堪称民国第一人。他还以收藏毛氏汲古阁刻本而著称。明末清初的常熟毛氏汲古阁,藏书既富,刊书又多。毛氏为收书,不惜花费重金。以千金买马骨的精神,广召天下人为之送书。以至当时苏常一带有“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书于毛氏”的谚语。毛氏所刻书,往往依据旧本精校精刊,其中如《屈陶合刻》、《三家宫词》、《四唐人集》、(《说文解字》等都是脍灸人口的名书。毛氏刻书,流传极广。起初毛氏刻书并不为当时的藏书家所看重,及至百余年后,古书日少,新书渐古。特别是道光年间,《汲古阁校刻书目》的刊行,益发引起人们对汲古阁刻书的重视。他以三十年精力所聚,搜罗毛氏刻书五百四十多种,占毛氏全部刻书六百种的十分之九。他的藏书还很重视清代殿版书和版画书。清代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文化方面的统治,十分重视印刷事业。清内府(武英殿)刻书的数量之多、质量之精,都远远超越前代。例如清顺治朝刻的(《资政要览》、《御注孝经》,康熙朝刻的《周易折中》、《古文渊鉴》,雍正朝刊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乾隆朝金简主持刊行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这些书缮写刊刻工致,纸张遴选考究,装订端雅大方,写版、印刷、选料、装订各个环节,无不尽善尽美,成为清代刻书的楷模。他所藏清内府暨武英殿图书甚多,其具体数目虽然不详,但从其所作《清代殿版书目》、《故宫殿本书库现存目》及其他有关著作,即可见其研究之深和收藏之富了。他根据自己多年的搜求经历和丰富的收藏,编写了《吴兴闵版书目》,为后人研究学习闵版书提供了方便。他藏书的一大特点是收藏开化纸本书。我国历来印书用纸种类繁多,十分讲究。例如唐人写经用硬黄纸,宋元刻书用麻纸,明代刻书用棉纸,清代刻书用连史纸、开化纸以及竹纸、皮纸、高丽纸、美浓纸等等,不一而足。清代初年,浙江开化生产一种色白光滑、坚韧细密的佳纸,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内府多用其印殿版书,如《御制耕织图》、《御制避暑山庄诗》、《周易本义》等。当时一些文人学士的家刻本,其最初印本,少量用以馈赠朋友等,也多采用开化纸。如康熙本《饮水诗词集》、《汗简》,雍正本《笠泽丛书》、《冬心先生集》,乾隆本《春雨楼集》、《西京职官印录》等。其实直至嘉道年间也还有人用开化纸印书,如秦氏石研斋的《隶韵》、许氏享金宝石斋的《六朝文絮》等。这些书真所谓是“纸自如玉,墨凝如漆”,开卷即令人赏心悦目。他只要是开化纸所印书,不论何类,有见必收。他因此赢得“陶开花”的雅号。他还讲究书籍形式及外表装潢,每得书,遇残本则整修之,遇珍本则函以红木匣。数十年共得明版1000部,毛刻540种,并据以编成《明毛氏汲古阁刻书目录》一卷。殿本及开化纸本售于北京文来、直隶两书店;丛书574种共计27000册为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购去,中有宋刊《百川学海》、明钞《儒学警语》等珍秘之籍。最后一批明版80余种,先在盐业银行作押款,后归南京中央图书馆。闵、凌刻本后归荣禄。方志部分售与中山大学图书馆。也曾致力于刻书,刻有《儒学语》、《百川学海》、《程雪楼集》、《喜咏轩丛书》、《涉园所见宋版书影》等计250种左右。目录学著作除《明毛氏汲古阁刻书目录》外,尚有《涉园鉴藏明版目录》、《清代殿版书目》、《武英殿聚珍版书目》、《内府写本书目》、《故宫殿本书库现存目》等,均已行世,室名“涉园”、“百嘉室”、“喜咏轩”等。晚年境遇不佳,不得不将大量珍贵的艺术书籍出让以维持生计。1940年,他在上海病逝。(文/包立本)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